《康乾语录 知识是第一力量》作者:川内圣 文案: 本文通过康熙、雍正、乾隆皇帝和其大臣的对话来讲述一些做事理念,希望能给读者提供一些做事方面的见解,不构成建议。 内容标签: 清穿 科幻 搜索关键字:主角:康熙 乾隆 ┃ 配角:陈廷敬 张廷玉 ┃ 其它:傅恒 一句话简介:介绍做事的经验 立意:介绍经验 第 1 章 目录 一、康熙对儿子胤禛的教诲 @传授做事的方法 @对于学习的看法 @以修身为本 @关于做事的态度 @谈情绪管理 @和胤禛谈哪些人可以提拔重用 @一些杂谈观点 二、康熙与老师陈廷敬谈朝政管理策略 @朝政管理的理念及原则 @谈对制度的认识 @绕不开的话题谈吏治 @商鞅变法的借鉴意义 @对于人才培养的观点 @讲解强国发展路径 三、康乾谈经济建设 @伯乐体系 @发展生产理论部分 @对发展生产的观点 @巩固国本谈农业发展 四、康熙与大臣李光地谈科教文化 @科教文化核心理念 @谈如何发展科教文化事业 @对主义、宗教的认识 @伟大的思想导师 五、乾隆与傅恒谈论军事 @论军事思想 @论军力建设 六、康熙与李德全闲谈 @阅读后闲谈有感 @对生活的闲谈 七、康熙与孙子弘历谈未来社会构想 @几点疑问解惑 @关于未来社会的几个观点。 @力量改变世界,无力万事皆休。 @关于未来发展的两点设想 正文部分: 一、康熙对儿子胤禛的教诲 @传授做事的方法 @对于学习的看法 @以修身为本 @关于做事的态度 @谈情绪管理 @和胤禛谈哪些人可以提拔重用 @一些杂谈观点 @传授做事的方法 第 2 章 @传授做事的方法 康熙:胤禛,下面这些关于人本性的总结是你的老师也是我的老师陈廷敬的话,你要牢牢记住并深刻领悟,你现在只需记住就行,我不会做过多解释。这第一句就是--人性就是对自己有利就是对的就支持,对自己有害的就是错要反对;这第二句就是--任何人都不喜欢别人替自己做决定;第三句话--人都喜欢感恩的人,都希望自己的付出得到回报;第四句话--人都希望其他人顺着自己的意愿,不希望别人和自己对着干;第五句话--求同排异是人的本性,求同存异是人的期望,但是只是同不行,全是异也不行,需要以同为主以异为辅才最佳。 胤禛:儿臣已经记下了,儿臣一定会仔细研读的。 康熙:国家、社会都是由人构成的,虽然芸芸众生、千奇百怪、各色人群、各种言行、各种故事,但都是由一种冥冥的规律在支配,那就是人性。做为未来的君王,亿万黎民的主宰,你不可不深究。以后要把国家治理好,你制定的政策需要因势利导、因人性而利导;若你不能正确认识客观看待人的本性而制定执行反人性的政策,那是不可能有好结果的,反而会危及我们的基业。历史上那些此起彼伏推翻帝王政权的动乱告诉我们,统治者因俗顺人性而制定的政策会不令而行,而那些违俗逆人性的治国之策,即使君王凭借国家机器的力量强力执行,结果只能招致更强烈的反弹,甚至是暴力革命,真的要深思啊。 胤禛:阿玛,胤禛现在做到了每天必计划,每天必动笔,每天必反思总结精进,对同一事物,我明显感到自己的认识比身边的人更深刻了。 康熙:你做的很对,这样假以时日你就能超越众人。平时就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做事时你不必患得患失,计划好了就去做。有了做事计划之后执行力很关键,作为一个合格的君王要智言、力行。还有就是胤禛,你偶尔也会犯年轻人都会犯的错误,就是有时不够客观看待事物,做事有些急于求成,希望你以后在这些方面要多加修炼才是。遇到问题要就事论事客观的谈认识,举措施,反省改进工作,决不能在没有调查的情况下主观臆断;做事不要慌慌张张,急急忙忙,要循序渐进、思虑周全后再从容去做。 胤禛:皇阿玛说的是,儿臣以后会注意改正这些缺点。儿臣也接触过许多各式各样的人,有些人喜欢信口雌黄、毫无根据的胡说,有些人则惜字如金、但句句说中要害,有些人有自知之明、谨小慎微、保持沉默。他们的言行都不一样,有趣的很。 康熙: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你描述的上述三种人,你更认同那种人的言语习惯? 胤禛:儿臣认为说话就要言之有物、言而有信,对于某一话题在没有调查研究之前就不要胡乱发言,乱开黄腔,滑稽得很,所以第二种人的言语习惯儿臣更认同。 康熙:你说得很对,特别是在认知层级较高的人面前,你不知道的事或者不确定的事就不要随意乱说,不懂不了解就不要发表看法观点,即使是君王也要谨言慎行,少说多听,言多必失,必须管住嘴,只说该说的话。别小看言语的力量,有时一句话的威力也是巨大的。做为储君你要记住,你要公平、正义、公正,兼听则明,绝不可偏听偏信,人的嘴对的可以说成错的,黑的可以说成白的,你需要察言观行,仔细辨别。 胤禛:老师说做为储君要严格自律,该说的话必须说,该做的事必须做,不该说的话坚决不说,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这句话绕来绕去,儿臣不是很明白,皇阿玛怎么看? 康熙:你今年16岁了,按照我们满人的习俗14岁即为成年人,就要娶妻生子,打理好家里外的一切。你也老大不小了,成年人的世界可不像小孩童一样无所顾忌,老师的话你应该能理解,也必须理解。 胤禛:皇阿玛您日理万机,处理政务时常到深夜,儿臣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您要保重身体啊! 康熙:是啊,人人都羡慕皇帝,九五至尊,至高无上,但谁能明白做皇帝的辛劳,如履薄冰,忧思万千。我的脑袋时常运转不得休息,胤禛,说心里话,挺累。有时还挺羡慕你们这些大树下无忧无虑的阿哥们,以后你要为阿玛多多分担一些才是,阿玛希望你能快快成长起来,撑起这片天。其实做为君王并不是你们想象的样子,做为君王要一言九鼎,言必行,行必果。要有威严,要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要有做为天下共主的样子。一国之君必须自我克制,不能恣意妄为、随心所欲,必须言行有道,不能无道言行,必须博闻强识,不能不学无术。必须时刻秉持天下为公的理念,不能私心太重,这很重要,谨记。 胤禛:要治理这么庞大的国家,各种用度需要花费大量金钱,这些钱财是何出处? 康熙:君王只有掌握了强大的经济实力才能拥有治理国家的力量。自古以来皇粮国税都是天经地义的,这也是我们统治国家的重要财源,但是直接向老百姓征税需要有个度,不然就会激起民变。皇家拥有大量私产,不直接征税而是垄断一些重要行业,如盐铁、金融、烟草等行业,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不增加老百姓负担的同时拥有雄厚的财源来治理国家。 胤禛:今天我读到一本书,上面有段话我认为很有用就记录了下来。 康熙:你这么用功念书,阿玛感到很欣慰。到底是什么话?说来听听。 胤禛:纵欲无度者亡,必须自律,因果循环,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人必须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不要揣着糊涂装明白,不要装聪明。 康熙:嗯,很好。是大智慧还是小聪明,是真有水平还是装有水平,结果会告诉你,人不能自欺欺人,要实事求是。君主既要智强也要力强。 第 3 章 胤禛:我发现一个现象,那些只想甜怕吃苦的人往往过的苦,那些乐于吃苦、敢于攻坚克难的人往往得到的却是甜蜜幸福。对待生命中的苦与甜,我认为熬得住能吃苦,以吃苦为乐的人才能成为卓越,熬得住能吃苦的民族才能迎来辉煌。 康熙:既然称为卓越,必然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只有拥有坚强毅力的人才能坚持到最后,卓越都是熬出来的。史书里记载的伟人无一不是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经铁与血的淬炼,才能取得超人的成就。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没有谁能轻松的取得丰功伟绩,只有拥有顽强意志的人才能做到,苦难与辉煌同在。 胤禛:文字里描述的黑与白、对与错、善于恶之间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们水火不容,泾渭分明。但我的阅历告诉我这世间万物并不完全是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对就对、错就是错,善就是善、恶就是恶,更好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是对立的,但也可以相互转化;就像善与恶就在一念之间,好人也会做恶事,坏人也会做善事一样。 康熙:能客观看待事物,说明你领悟了。冥冥之中,是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支配着世间万物的运转,我们人类的力量在它面前是渺小的,所以任何人必须遵守它的规则行事,这种规则就是天道。力量改变世界,若哪一天人类的力量能超越这种冥冥之力,那么世间万物就会按照人类的规则运转,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 胤禛:天道,好奇妙,真是令人敬畏。 康熙:是的,很奇妙。真与假,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真可以是假,假也可以成真,变幻无穷尽。公与私,阴与阳、刚与柔,明与暗,伸与屈,美与丑,软与硬,文与武,动与静,胜与衰,善与恶,真与伪,奇与正,张与弛,民主与集权,严肃与活波,务实与务虚;凡事都要把握好度,合适的度,不要极端,物极必反,适度最好,这就是天道。 康熙:为了帮助你理解,我拿真善美与假恶丑举个例子,他们互为对立,是反义词;但人们都喜爱真善美的事物,讨厌假恶丑的事物,你要招人喜爱当然你需要是真善美的,然而真善美的事物难道就不会假恶丑吗?假恶丑的事物也许才能守护真善美。敌与友,攻与防,恩与威,随随便便与苦心孤诣,公开场合与私下场合,这些词儿,你好好悟一悟吧。我也累了,今天就到这儿吧。 胤禛:阿玛你好好休息吧,儿臣告退。 第 4 章 康熙:历代统治者经过长期实践得出结论,治理国家需要外儒内法,但这都不是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搞建设发展经济,如果吃不饱穿不暖,那么什么法什么道德都不管用;须知崇尚道德、遵纪守法的前提是生存,是吃饱穿暖。 胤禛:民以食为天,国家要长治久安就必须要保证民众能吃饱穿暖,这是国家政权的责任。能很好履行这一职责的政权民众就会支持它,不能履行这一职责的政权民众就会惩罚它,以至于其统治地位被推翻。但天下太大,事务繁多,君王如何才能有充足的精力去处理好这些政务呢? 康熙:君王要给自己立规矩,戒律,只做该做的事,说该说的话。要做成一件大事很难,有大量细节需要去处理,有很多关系需要去协调,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体力、脑力,这一切要素都需要通过戒律来保障。一事无成的人必定自律性差,精力缺乏而时间再多都是一场空,高效利用时间需要靠充足的精力保障,旺盛的精力来源于坚决有力的执行自己给自己设定的戒律。面对数量繁多的政务君王如果没有强健的体魄,是无法处理好这些事的,还有可能身体被拖垮,所以君王要通过戒律来保证充足的精力很强健的身体。 胤禛:我认为骑射是一个很好的活动,可以帮助我们强健体魄和心性,儿臣很爱好这项活动。 康熙:说到骑射,那是我们满人的看家本领,我在练习骑射的过程得出一些心得,现在与你说到说到。其实通过练习骑射,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做事的道理。就是当你要做一件事,要进入某个陌生的领域,先要在一个精通这个领域的师傅带领下学习传统技能经验,再每天练习,精专练习于每个环节,之后再综合全过程演练,这样只要你能坚持四年不间断的练习,那么你就能成为这个领域的牛人。 第 5 章 胤禛:大量练习,熟能生巧,这对学习每种技艺都是适用的。 康熙:阿玛一生久历战阵,深知能征惯战、经验丰富的老兵勇在战场上的存活率远高于那些新招募的从未经历战争士兵。不会因为新招募的士兵资质比老兵勇差,而是对于战争的技能、经验需要经过由生到熟到精的过程,我相信如果给那些已经战死的新兵循序渐进学习战争的机会,他们是能存活下来并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但是战争就是这么突然、这么残酷,没有时间也没有条件提供给他们这种可能。特别是这些对战争的残酷还没什么认识的新兵勇,第一次上战场就遭遇到那些身经百战、实力强大的敌人,那么这些新兵勇存活的可能就会很低了。战国时代的长平大战中赵国统帅赵括就是很著名的例子,他的对手是秦国名将身经百战的白起,而对于战争的认识赵括在白起面前就是一张白纸,现实没有给赵括循序成长的机会,一开始就是毁灭。幼苗在长成参天大树之前是需要在呵护中成长的,我相信赵括的资质并不差,只是现实没有给他成长的机会而已。历史上不仅仅就这一个例子,三国时蜀国的马谡也是样的。 胤禛:皇阿玛圣明。 康熙:赵括的例子让我想起了我年轻时学游泳的事。在学习游泳这项技艺中,初学游泳的人若一开始就到激流深水中去练习,那么他大概率会被激流淹死。若他一开始只是在潜水处练习,循序渐进的熟悉水性,那么不出三月他就能熟练掌握游泳的技巧学会游泳。这时再去激流深水游泳,他就能游刃有余畅游江河了。 胤禛:练习游泳可比练习骑射难多了,儿臣老是学不会,阿玛有什么捷径没有,我不想那么辛苦的练习,我想七天就学会它。 康熙:胤禛,你这种想法是不对的。须知要取得好成绩,要以拙胜巧,必须脚踏实地、点滴积累,一步一个脚印,不然结果会狠狠的教训你。基础必须打牢,该走的路一步也省不得,需艰苦卓绝,百炼成钢。你若偷懒取巧,欺骗的只会是你自己。有些人懒惰、安逸、享乐、随性、马虎大意,有些人计划、勤奋、认真、图强、善思、艰苦奋斗,不同的品性不同的人生结局,毫无疑问第二类人能富贵,而第一类人会贫贱,其实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亦是如此。国家民族也是有品性的,不同的国家民族品性决定了不同国家民族的命运。强国有强国的民族品性,即使因为时运不济导致的暂时落后,它也能在后来抓住一机遇迅速崛起。但我们也要知道,一个国家民族的品性是能够被刻意塑造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弱国图强必须以改变民族品性为重要抓手。 第 6 章 胤禛:这个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不同身份对应着相应的服饰打扮、言行习惯、生活方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妻妻,社会秩序井然。这样就是是最理想的社会状态吗? 康熙:这个需要辩证的看待,一方面规矩秩序对人人都有利,它调和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理了各种矛盾,使人们的行为有所遵循,避免了动乱不安定因素,有利于民众的生活和生产顺利进行。所以君王要有君王的样子,臣属要有臣属的样子,长辈要有长辈的样子,晚辈要有晚辈的样子,无规矩不成方圆;但是另一方面这种秩序也压抑了人的天性,不利于人进行开拓、创造、超越的活动,进而阻滞了整个社会向前发展的步伐。所以要正确看待这个问题,还是我前面的观点,凡事要把握好合适的度。社会既要安定、秩序,但也需要超越、开拓,只有把握好两者合适的度,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国家向前发展。当然这个度不是死的,不是人为规定的, 而是通过试验得出来的,且必须因时因势适时调整。 胤禛:今天我看到一本书,上面对唐太宗做了评论。书上说唐太宗之所以能开创大唐盛世是因为他志向高远,广开言路,广纳谏言,礼贤下士,从不任性妄为,所以群贤毕至辅助他开创了盛世。 康熙:书上说的没错,任何人的思虑都有局限性,所以要善于听取别人好的建议。历代雄主无一不是志向高远之人,他们能礼贤下士,能为各种人才提供施展抱负的舞台,他成就了这些人才,同时这些人才也成就了他。但我还是坚信国家治理不能完全依靠某些贤明的君主,一旦遇上昏庸之人为君,那么国家由盛转衰是很快的。所以国家治理必须依靠先进的制度,真正做到依法治国,必须有一个持久刚性的制度做为支撑,杜绝随意性;在这样的法治国家里,君王秉持公心坚守法度即可,国家就能自行良性运转,人人各司其职、各得其所,假以时日,国势必定昌隆。 胤禛:皇阿玛真是高瞻远瞩啊,儿臣受教了。 康熙:胤禛,认知第一,你还有很长的学习之路要走。路途虽然遥远但不要倦怠,学习的规律不是走直线,而是像滚雪球,各类学说各类知识都学,大量的学,持续的学,最终会产生奇妙的效果。你会发现越到后面你学东西的速度越快,理解会更深刻。持续不懈的积累,量的积累必然导致质的变化,不断阅读不断练习准没错。 胤禛:沧海桑田,时代条件一直在变化,我们的统治策略难道要一直沿用老祖宗的规矩吗?或者只是在这些老规矩框架内做些修修补补,难道就不能换一种治理方式? 康熙:当然不是,治理国家不能墨守成规,要与时俱进,善于把握社会发展趋势而因势利导,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情况对统治策略适时调整。贤明君王的思维一定不是死板的而是灵活的,是具备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这样他才能在处理新问题时游刃有余。 第 7 章 胤禛:人一旦没有了目标就会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连往何处使劲的方向都不知道就谈不上做成事业了。 康熙:其实人存在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就在于这个人去实现其在不同时间段树立的各种大小不一的目标,没有目标的人生是浑浑噩噩、百无聊奈的。目标志向是成就事业首先要确定的问题,而且必须通过深思熟虑后予以明确,有了目标人生就有了希望,就有了前进的动力。有的人为了钱财而努力奋斗,有的人为了权力荣誉,有的人为了永恒的活着,有的人则是为了探索未知世界,千奇百怪,各不相同。但不管怎样有目标是好的,就怕人生没了目标,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兴趣,一旦如此他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就会消亡。所以要不断给自己定目标,对于那些大目标需要有智慧、恒心、毅力去实现它。时刻要明确我要干什么事?我到哪里筹集资源,筹集多少?为了干成这件事我要招揽什么样的人才? 胤禛:我的部属中有各种处事风格的人,有的做事有冲劲敢于冒险,有的做事较理性稳妥,有的则两者兼有之。我认为不能说那种类型的处事风格更好,因不同事况任用不同的人把事情处理好就是最好。 康熙:因才施用是对的,任贤用能,术业有专攻,做事需要有内行专家指导才会少走弯路。一人能兴邦,有本事的能人一定要用厚待遇留住。一人也能败国,被蠢材蒙蔽你就是大蠢材。选择和庸人交流、合作就如同对牛弹琴毫无意义,只选择和对的人交流合作,所面对的人是鸿儒还是白丁你务必要仔细甄别选择。不要盲目做事,必须把事情想清楚了才能去做。做事既要扎实、稳中求进,也要善于发现窍门用对的方法,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务实。有些好的习惯你要养成,比如说早起,说到早起,我有个感受就是早晨心智不能被扰乱,早起第一件事就是要排除一切杂念。弘历你要记住,精力不够时间再多都会浪费,绝不能徒耗精力,要保持旺盛精力就必须有所戒律。充足时间加好的状态才能把事干好。还有做事要有精益求精的态度,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对自己要高标准、严要求。 胤禛:对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我是这么理解的,就是说要不断积累,如果积累不够,那么再多的技巧都是没有用的,要具备愚公移山的精神,积累,大量的积累,熟能生巧。 康熙:积累就是做,持续不断、加班加点的做,而不是虚度什么都不做。基础要打牢,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专研、尝试,用心去做就很简单。你认真思考过这几个词的区别吗:看过,知道,精通。 第 8 章 胤禛:这三个词是一个递进的过程,是一个人对某一事物的认识由浅到深的过程。看过就是只有一点印象而已,知道就是大概了解基本情况,而精通就是对这个事物有比较深入的认识,能够把握每个细节并熟练使用。 康熙:不错,我们满人人数本就不多,大多善于骑射打猎,而用功学习文化知识的人十分稀少。你是他们的头领,你要成为既能带兵征战,也能文治天下的君主。所以比必须成为爱学习、善思考、勤实践的人。弘历你要记住,我们要治理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很不容易,你要睿智贤明,绝不能心存幻想,绝不能抱侥幸心理,必须用心务实做事。前明的教训历历在目,这要我们稍稍懈怠、麻痹大意,社稷基业由盛到衰再到败亡就是转瞬之间的事,你要时刻如履薄冰、兢兢业业。 胤禛:君王也是人啊,精力也是有限的,每日处理繁重的政务也会感到力不从心,疲惫不堪。阿玛,你是怎么做到长时间高效率的处理好这些政务的? 康熙:能够传递到君王处理政务案头的文件都不是普通无关紧要的公文,这一件件需要君王亲自批阅的公文的背后都是关系重大的政务,所以每一件都马虎不得,需要仔细斟酌思考,很是耗费心神。要处理好这些公文需要大量时间和旺盛的精力。但是如果你精力较差,即使你每日保证用六个时辰来处理这些政务,不但速度较慢,而且还会出现大量差错。你要知道君王的一个批阅就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死,这样危害就十分大了。精力不够时间再多都会浪费,绝不能徒耗精力,要保持旺盛精力就必须有所戒律。 胤禛:阿玛,上次黄河泛滥,大量农田被淹,百姓流离失所,您让我前去河南处理赈济灾民、恢复生产事务,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和您说到说到。 康熙:上次你办的差事办的很好,满朝文武对你评价很高啊。是什么问题,你说说看。 胤禛:我发现下面办事的官吏,有的人很有主见,也很有担当,能从客观事实出发分析问题,在我下达事后证明有误的指令后,他能坚持己见,引导我重新正确认识形势,避免了我犯错,事情处理的很好,得到了很好的结果,但和这类人相处我时常感到做为储君的威严受到了挑战,有些不悦。有些人很顺从我,很会揣摩我的想法,和这些人在一起办公,我的威严得到了维护,心情也很舒畅。但是这些人很少有担当,事情没有处理好也总是推脱责任,有好处总是往自己身上揽。 康熙:哈哈,看来你是在认真做事的。其实每个君主遇到这个问题都会矛盾,都会有所取舍。恭顺、平庸、无担当的奴才与个性十足、桀骜不驯、能干事的人才,哪种人会得到君主的重用,这个要看君主个人品性了。事实证明,若君主是贤明大度有为之君,那么后者会受到重用,国家也会昌盛。若君主气量狭小、刚愎自用,听不得不同声音,那么前者就会受到重用,而后者就会受到打压,这样的国家就会衰败无疑。人本性就是求同排异的君主也是一样,当被人触摸逆鳞时君主心里必定会发怒,想严厉惩罚这个人,这是人之常情。但贤明的君主之所以被称之为贤明,必定和普通人不一样,他能克制住本能的情绪,做出正确的判断。希望你能有容人之能,要知道满朝文武若只有一种声音那是危险的,皇帝专横无度,对那些敢于发出不同看法的人严厉打击,导致的结果就是沉默一片、静若寒蝉,人人明哲保身,没人敢发表不同意见哪怕是正确的、没人敢于担当,那么这个王朝就离灭亡不远了。你要与时俱进,思维要跟上时代节奏,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激烈残酷的,不要盲目自大。 胤禛:老师说,国家改革的原则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缺什么就补什么,什么阻碍制约各类生产要素的潜能发挥就改革什么。要先搭骨架再丰满血肉,先造粗胚再精细雕琢,逐步完善,打造能更好促进生产发展的制度,使百姓富国家强。 康熙:你老师说的不全对。国家建设需要顶层设计,需要制定科学的长期的战略性发展规划,这也就是全国上下各个阶层奋斗的行动指南。要推进这一宏伟的建设计划,需要依靠从中央朝廷到地方基层的各级组织具备强大执行力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如此,全国上下同心协力将创造巨大财富,然后再合理分配这些财富,不能让这巨大财富富裕了少部分人而使大部分人挣扎在贫困线上,这样国家的发展就能进入良性循环。国家要治理好,有人认为政府什么事都要管,有人认为政府什么都不要管,他们都走了极端。其实根据我多年的实践经验是不管不行,管多了也不行,必须把握好度。 胤禛:我曾经碰到过一个商人,他的事业做得很成功,所以他很富有。他告诉过我一个道理,我深表认同。他说:“如果买者贪图便宜低价购买劣质商品,那么以后他会面临一大堆问题;如果他舍得花费高价购买优质的商品,虽然当时有些心疼,但是他消费这个商品时会称心如意,觉得物有所值。” 康熙:很好,其实干事业人才最关键,须知优秀的人才是十分珍贵的,需要花费高价才能得到。贵有贵的道理,他能在往后的日子里为你创造你付出价格十倍百倍的价值,就如同买者高价购买优质商品一样。如果你任用一庸人在重要位置上,那么你将损失巨大。所以要舍得给最优秀的人开出超过他预期的高价,为他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这时一定要慷慨而不能吝啬,选择最优秀的人才干最伟大的事业。人对于轻易得到的东西不会珍惜,只有通过花大价钱购买到的东西才会觉得贵重而倍加珍惜。所以你的爵位你的厚禄,必须是给予那些历经千辛万苦、刀山火海才建立功业的有功之人,没有突出功劳的人绝不可以得到你的爵位和厚禄。这样天下英才才会感恩依附与你,听从你的号令。心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海纳百川,聚天下英才用之。皇帝要会识人,须知要改变一个人很难,最好是在选拔环节慎重选对的人,淘汰不合格的人,选择对的人响鼓不用重锤,真正的人才自驱力强是不需要管理的。 胤禛:每个人都会犯错,但老师讲:“皇帝没错,也不能有错。” 康熙:皇帝又和普通人有区别,皇帝需要是圣明的有权威的,所以皇帝不能有错,一个老是发出错误指令的皇帝还能称得上圣明吗?还能有威信吗?以后谁还会听从他的指令?皇帝也是人肯定也会犯错,但要维护皇帝的威严,所以当着众人的面不能承认错误,自己内心认识到错误并私下改正即可。 康熙:胤禛,你是怎么看待一个组织里的领导者的? 胤禛:做为领导者,需要时刻问自己:“我要将队伍带向何方?”领导者应该具备超凡的见识和过人的能力。关键时候能稳得了、定得住、信得过、可以依靠,让别人觉得跟着你有前途。领导者也是导师能教授知识,能带领出一批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做为事业的骨干,能为人才干事业提供条件和良好的环境。领导者应该是德行厚重、学识渊博、创造开拓、笃行有恒的人。 康熙:领导者就是组织的大脑,大脑是复杂而思虑全面的,手足不需要思考,大脑的指令需要手足去执行才能把想法变为现实。整个国家统治集团是由共同利益为纽带结成的一个规模庞大的组织,这个组织代表国家最强大的力量,帝王就是这个组织的领导者,拥有最高资源分配权。做为帝王必须是最有实力的那个人,能为你的臣民提供庇护,一个帝王三个帮,臣民的拥护也壮大了帝王的力量。帝王必然会经受各方面的挑战,皇城是帝王栖息的京基重地,需要强大的禁卫军拱卫。君王做为一国的领导者,要处理好关于人与事各种问题,人与事都重要,不可偏废一方;君王不仅要懂法、用法也要知礼、行礼。必须重视对皇族子孙的教育,培养优秀的事业接班人。要增强在思想文教领域的话语权、影响力。 胤禛:老师讲:“一种人脑子比口快,一种人口比脑子快,后面那种人是愚蠢的,”让我要做第一种人。 康熙:一个年幼不成熟的人一开始一般都是口比脑子快,但随着阅历增长,经过磨练后就能做到脑子比口快。显然脑子比口快会更好。当你认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不足时,你要刻意练习补牢这方面欠缺的能力,记住了,是刻意的去练习。就像当你口比脑子快时,你就要刻意的有意识的去改变这一习惯,逐渐练习,最后养成脑子比口快的习惯。这样的习惯一旦养成,你就能自然而然的表达而不会犯错。 胤禛:主子希望臣子忠诚、可信,痛恨背叛,但人的情感是无法捉摸多变的,怎么能使臣子忠诚可靠? 康熙:获取臣子的忠、信不是靠嘴而是靠制度。 康熙:帝王要具备较强的规划、组织、执行力。执行力很关键,耐心、恒心、毅力、决心的强弱决定了你的执行力的强弱。君王带领众人决定要干一件事,他做为计划的制定、组织、实施者,他要指导下面的人干好工作,他必定是对这件事理解认识最深刻的人。这就像老师教学生一样,若老师自己都不能把教学内容吃透完全掌握,那么他怎么可能把学生教会。君王吃透内核把握大方向,下面的臣子在君王指导下发挥才智,狠抓工作落实,只要执行得力就会实现既定目标。 胤禛:就拿上次您让我去河南赈济灾民那件事说吧,我接到任务后第二天就立即带领我的得力干将赶赴了河南受灾现场,到了之后简单吃了顿饭,稍加休息后我就召集当地官员召开了商讨赈济灾民的会议。在听取了当地官员和相关专业人士的情况回报后,我对灾情的情况已经基本了解。之后在我的主持下制定了赈灾方案,我们预计按照这个赈灾方案执行,三个月内就能妥善安置受灾的民众并使受灾区逐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但是结果我们用了六个月时间才实现上述目标,其中波折不断,还发生过灾民聚众闹事的情形,事后查明是因为发放赈灾粮食的官吏克扣救灾粮饷导致部分灾民被饿死,所以被逼无奈选择□□。□□虽然被平息了,但我发现了我们工作上的失误,那就是制定的计划在完美,如果执行不到位,就会产生完全相反的结果,甚至是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第 9 章 康熙:君王将目标列表、分解、细化,然后布置给下属任务,要想得到满意的效果必须三令五申强调并严厉督导。你以为你只需讲一遍,下面的人就严格按照你的指示执行了?那是不可能的。必须三令五申、反复强调之后下面的人才会有相关意识从而高度重视,而且你还需定期不定期的派人下去检查,监督下面的人开展工作,严格执法,奖优罚劣。其实如果你下面的臣子都是些得力干将的话,那么你的意图是能很好的得到贯彻执行的。但是既然是得力干将那毕竟数量有限,而实际执行任务的更多是些很难理解上面意图的平庸之人,甚至是贪得无厌、目无法纪的些歪瓜裂枣,所以上述措施是不能少的。 胤禛:阿玛,您要求我要能文能武,说心里话,我认为写文章比打猎骑射难太多,胤禛的文章在老师那里总是得不到高分。 康熙:要写好文章,积不积累、练不练习,差别会很大。在动笔之前要大量阅读、收集素材,可借鉴已有优秀的模版搭好文章框架,然后组织语言、丰满内容、细节打磨、修改雕琢,这样就能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这个过程在我们做其他事时可以借鉴。说到这我想问你,上面我反复强调了计划与执行力的重要性,你是怎么看待计划与执行力的? 胤禛:当然是先有目标才有计划,计划是根据目标制定的。制定计划要详细、要实际可行、要精细到位,不实不细的计划很难落实。计划制定前要充分思考、多方调研、考虑周全,而执行计划时要迅速、坚决、有力。就像下象棋一样,落子前思虑要实要全,落子时要快,执行必须坚决。还有就是在执行计划过程中要有理、有节、合情、合理、合法,在工作推进过程中要讲求方法策略,切忌蛮干。 胤禛:儿臣有个不足之处,就是往往一开始对所做之事认识不到位、态度不够端正,所以老是反反复复,浪费了时间、精力,浪费了钱财,事后懊恼不已。 康熙:好开头事成一半,做事不要拖拖拉拉,不能一而再再而三,要集中全力争取首战即胜,一战定乾坤。 胤禛: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感觉到这个世界的运行有两套规则。一套在明,大家都在遵守并在发挥作用。一套在暗,大家也在遵守并约束着人们的言行。 康熙:万物存在就有其存在的原因,明规则、潜规则都有道理,要正确认识并合理运用。 胤禛:我们满人在东北就只有区区几十万人口,为何能打下如此辽阔的疆土,统治亿万臣民。 康熙:满人刚迁都北京那会儿,天下形势异常纷繁复杂,西边有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军,沙皇俄国势力已经威胁到北部边疆,南边有南明政权及台湾的郑氏父子,还有就是吴三桂、耿精忠等降将势力。为什么是我们一一打败了这些势力而安定天下?因为我们不仅仅善于征战、而且我们也善于争取人心。我们打造了为天下开太平的政权形象并广泛宣传,改变了民众对我们夷狄之邦的印象逐渐接纳我们。我们还没收了前明贵胄两百多年来巧取豪夺的土地,把这些土地分给了流离失所的百姓,让百姓有了安身立命之本。我们颁布新法、减免赋税、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惩治犯罪,让辖区人民安居乐业。我们严明军纪,所到之处秋毫无犯,我们礼贤下士、开科举取士,所以我们的政权得到了广泛的拥护支持。选择和强者合作是人的本性,随着我们威势日盛,敌方阵营的将领纷纷前来投效,最终我们以摧枯拉朽之势消灭了各方反叛势力,结束了战乱不止的局面,一统了天下。当然,无论是满人还是汉人或者是蒙古人,现在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不分内外不分你我,我们都是一家人。 胤禛:老师常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要劳逸结合。除了紧张的工作,还要培养一些有益的爱好。” 康熙:人有爱好是对的。礼乐、诗书、摔跤、骑射这些爱好都很好。比如说诗书这个爱好,诗书能修身养性,净化思想,提高境界,砥砺志向。但是不能养成不良的嗜好,特别是君王。王宫贵族中有不少子弟忘记了我们艰苦奋斗的传统,养成了赌博、烂酒的恶习,骄奢淫逸,不思进取,这些风气必须扭转过来,不然危害巨大。 第 10 章 @对于学习的看法 胤禛:皇阿玛,学习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也很无聊,胤禛更喜欢骑马打猎,我一定要刻苦学习吗? 康熙:胤禛,我们是天下的管理者,我们可以马上打天下,但治理天下还得靠文治。做为国家的管理者,我们不仅要善于骑射征战,还得刻苦学习汉人皇帝治理天下的先进学问。你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皇帝,必须学有所成,学出一身治理国家的真本领。我想说学习是苦的,学习也是甜的,你只有以苦为乐,最终才能尝到甜头;记住以苦为苦终会苦,能吃苦、以苦为乐才会甜,这是你该有的人生态度。如果你觉得自己有一段时间过得轻松惬意,那么也就意味着你这段时间没有多大进步。 胤禛:儿臣也很用功念书,但总觉收效不大,是否学习方式不对? 康熙:学习只是通过看的形式,效果不会很好,需要听,说,读,写,思,用结合;你要好好消化吸收老师为你选择的好的教辅资料;你要花大量时间、精力、每日反思精进;不管是学习还是做其他任何事,如果你三心二意则时间和精力都将全部白费而一事无成;你要笔耕不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有就是必须懂得取舍,要明白贪婪、什么都想要的结果就是什么都不得。读书要消化才有用,不要一味求多。每日必须留有充足的时间来思考、消化、巩固所学内容,整理心得体会,这样你就能快速进步。对于学习要循序渐进、日积月累,这样做你必成大器。好书要反复看反复研究学习,温故知新。纸上得来浅,真知靠躬行;要去实践你学过的知识,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有些知识别人告诉你是没用的,必须你自己亲身去体验后才能真正明白。学习既要输入也要输出,当你能深入浅出的把知识讲述给别人时你就进一步掌握了这个知识的内涵。 胤禛:阿妈,儿臣不明白你为什么手不释卷,不累吗?怎么儿臣看一会书就觉得很疲惫,没有了兴趣。 康熙:阅读是个好习惯,阅读需要持之以恒,必须严谨学风,历经学、思、践、悟的过程,十年如一日,方能卓越。合格的帝王必须是拥有真才实学的人,决不能不学无术。你要在阅读、精思、实践中成长。要想学有所成,你需要培养对学习的兴趣,自发的持续不断的积累;帝王最好也能成为天下臣民的思想领袖。 @以修身为本 胤禛:皇阿玛,儿臣也想成为和你一样伟大的人,我要怎么做? 康熙:你要以修身、苦练内功为根本;要言而有信、一诺千金,做个有力、可信任、能依靠的人;要成为一个德才兼备、坚韧不拔的人;你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汉人倡导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你必须深刻领悟并贯彻执行;你要惜时如金,严格自律,戒除不良习惯,这样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你要一诺千金,言必信,行必果,要稳,要厚重,要有霹雳手段,这样你就能树立自己的权威,你的指令就能得到贯彻。我希望我的子孙是对自己有要求,拥有远大志向、理想信念的人,是拥有奋斗、实干、公正、博学、笃行、创新优良品质的人。 胤禛:儿臣一定会谨记皇阿玛的教诲。 康熙:胤禛,你要多读历史,要以史为镜。历史上开创盛世的贤明君主无一不是具有开拓精神、智勇过人、礼贤下士、严于律己的。据皇阿玛观察,你平日里做事态度不够端正,做事毛躁无恒,没有章法,且盲目。我想对你说的是做为未来的一国之主,你的责任重大,以后会有许多严峻且复杂的局面等着你去处理,所以你做事必须要稳、要准、有力,要严肃、用心、慎重、有恒。 胤禛:皇阿玛就是儿臣的榜样,儿臣定当以修身为本,苦练内功,争取做一个合格的储君。 第 11 章 @关于做事的态度 康熙:今天我想对你说做事端正态度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态度不端正你做任何事都会失败,一旦意识到位,态度端正后,你就有了做成事的前提条件。虽然要做成一件事很难,要做成一件大事会难上加难,但你要记住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 胤禛:皇阿玛说的在理。 康熙:有两种态度的人,一种是一心一意、志在必得,一种是三心二意、可有可无,你认为那种人更能干成事? 胤禛:端正态度确实很重要。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业精于勤,荒于嬉。这些至理名言讲述了我们对于工作应该持有的态度。 康熙:博览古今,有很多君王刚愎自用、恣意妄为、好大喜功,最后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我们不得不引以为戒啊。你决不能不要盲目自大,世上有很多比你优秀多得多的人,要听取他们的意见,择优而用;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你要选择与最优秀的人为伍,要学习他们的长处、优点,他们的做事态度,若你拥有那些最优秀的人那样的做事态度,你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功,还有什么目标不能实现。 胤禛:儿臣会谨听教诲,任人唯贤,见贤思齐。 康熙:每个人对于自己的人生定位都不同,假设社会对人的考验是十门功课,若你将自己定位于社会高精尖那少数部分,那么你就得比其他人天资更好、付出更多,十门功课门门优秀;若你将自己定位于社会二流那部分,那么你只需要付出一般人的努力,十门功课三门优秀即可;若你对自己没有要求,甘心于下流,那么你就不需要付出努力,你可以是个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做为君王必须将自己定位于一流高精尖那部分人,这是你的责任,是你的义务,优秀的君王是基业之幸,万民之福;反之则是天下巨大的灾难,基业□□纷争不断,黎明水生火热,所以历代王朝对于选择储君是非常慎重的,是一件国家大事。 胤禛:这副重担我能担的起吗?儿臣有些惶恐,怕辜负了皇阿玛的期待。 康熙:我既然选择了你,也就是看到了身上已经具备了做为一个合格君王的品质,你沉稳而果敢、博闻强识、德才兼备、好学有术且威望较高,我相信你能担的起这副重担。胤禛,我要告诉你,做为君王,你没有退路,必须一往无前,你要坚信这世上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只要拥有必胜的决心和毅力,目标一定能达到;从我们祖先最初的十几个人的小部落到现在主宰天下,建立了拥有亿万黎民的政权,一开始谁会相信我们能统一女真各部,征服朝鲜、蒙古,最终战胜庞大的大明帝国成为天下的主宰?根本不会有人相信,但是我们的祖先做到了。你必须相信自己,你也一定能担负起这副重担。 胤禛:老师说功夫在于日常积累,要求我做一个长期主义者,他常说凡事要长远规划,在一些关键领域入行要早,尽早积累,这样更有利于我以后的发展。 康熙:你的老师说的很好,你要记住,做事要明确目标,注重积累,必须打牢基础,长时间积累,厚积薄发是成功的必然规律。凡事贵有恒,目标一旦确定,就要全力以赴、不能三心二意、两天打渔三天晒网,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就像我们能征惯战的战士在马上练习劈砍一样,他左挥战刀一万下,右挥战刀一万下,挥砍到手臂发酸发疼,再组合练习挥砍动作。通过他这样无数次练习,日积月累,他就成为了战场上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勇士,无人能敌;在一个领域只要你能坚持四年不间断的学习,你就能成为该领域的行家里手。 胤禛:我认为不仅要积累,同时专注也很重要。 康熙:唯有专注才能出成果。人对某种技艺、某个行业的认识必然会经历由陌生到熟悉再到精通的过程;在我们认识事物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和分散注意力会有不同的结果,不够专注的人大多对于事物的认识一直处于陌生状态,而极致的专注的人能够在短时间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并达到精通的层级,成为社会的精英。做事必须专注,不要左顾右盼,不要徒耗精力;与目标无关的看都不要去看,也不要去听,以免扰乱了你的心智、耗费了你的心神。 胤禛:我认为要长时间坚持做一件事是很难的,时间长了就会乏味无趣,一开始制定的计划到了后面就走样了,没有很好的执行下去,以至于后来不了了之,没有实际成效。 康熙:胤禛你要记住做任何事首先是端正态度,要严肃、认真、用心、务实做事,你要有志在必得的决心和勇气,要有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目标一旦确立就要日夜兼程,要聚焦,要珍惜时间,全力以赴,执行力强;执行力很关键,新想一百条措施不如落实扎实一条措施,若能将计划每个环节执行到位,你就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只靠兴趣是不能具备强大的执行力的,强大的执行力要靠责任来保证,而责任后面是惩罚和奖赏。当你老是失败时,你要反问自己做事是不是马马虎虎,随心所欲,态度不端正?你要问自己--你尽全力了吗?凭什么是你? 胤禛:老师常常教诲我要谨记这几个词--目标、自律、勤奋、智言、力行。他希望我要成为一个有为的储君,要树立远大的志向,要养成良好的品性,要积累渊博的知识,做事要坚韧不拔、有恒心。 康熙:我给你选的老师都是天下饱学之士,见识超群,他们说的都很有见地。但君王不是做学问的,不能只是坐而论道,要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运用所学去实现心中的蓝图。认知和做事都很重要,两者不能偏废。你要记住每个人得到多少是要看他为这个社会创造了多少价值,君王也不列外。 胤禛:怎么每天我都感到时间不够用,很忙碌,有很多事务等待我去处理,没有闲暇时间,做储君很累。看着其他人悠闲自在有时还是很羡慕的。 康熙:你是一个勤政的储君,这点让皇阿玛很欣慰,这也是我选择你做储君的重要原因。人的一生时间是有限的,谁不想悠闲度日,恬淡闲适。但是做为君王来说就不行,因为这份责任重大,忧国忧民是你的本分,你不能闲下来,不能有丝毫懈怠。一勤天下无难事,资质再优的人,只要懒惰,必定一事无成。要有时间、效率就是生命的观念,时不我待,要有紧迫感、行动力,要将一年当三年用,要惜时如金、高效做事。你要养成早起的习惯,做为君王全年365天,工作360天,每天处理政务4个时辰才算合格。习惯成自然,慢慢习惯好了,皇阿玛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 胤禛:今天老师提出一个观点。他说要成为优秀的人先从模仿优秀的人开始,他说“模仿-掌握-精通-创新更优”值得借鉴,模仿、消化吸收、再到创新优化很重要。以模仿开始,在传承中发展,儿臣深以为然。 康熙:创新固然重要但不要看不起模仿,模仿也很重要,模仿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能在模仿中成长,在模仿中超越,这也是本事。我们大清也是从模仿前朝治理模式开始的,现在我们的制度已经超越前朝,现在的中国比以往更加强盛。当你还很落后时对于先进的事务要每个细节、一字一句的模仿它,这是你超越的开始。 胤禛:上次皇阿玛为考查皇族子弟日常学业状况而突然举办的殿试儿臣的考试结果很不理想,儿臣抱着侥幸心理,希望能好运降临,能蒙混过关。但事实却狠狠教训了我,我也深深体会到了书上所说的那句至理名言“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的内涵。有备无患,不打无准备之仗,做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康熙:呵呵,一次考试失利不要紧,能从中汲取教训,说明你长进了。人生处处是考场,任何时候都不要盲目自大,失败只因自己学艺不精,日常需要大量积累,平常做不到的到了考场也必定会失败。不会有奇迹、意外发生,没有所谓的好运降临、超常发挥,必须厚积薄发。战场和考场一样,战前要预料到最坏的结果出现,并有预案,不然战争开始后最糟糕的情况就一定会出现,不要心存一丝侥幸。让你在理想的情况下去和敌人开战,那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战场瞬息万变,一旦不利情况出现,事态没有按你预想的方向发展,那么你必败无疑。日常大量学习的知识不会完全转化为你的本领,你真正掌握的本领是一种习惯记忆、条件反射,它能够在紧张的考场上瞬间发挥出来,没有为什么,就只是本能的反应。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在日常练习时细节必须精确到毫厘,每一个细节都必须烂熟于心,在考验测试前每个细节都必须脑袋过一遍,这样才能成竹在胸、游刃有余,考出好成绩。 胤禛:皇阿玛,你是如何看待工作与休闲之间关系的?工作量大了、时间长了,我就会感到厌倦和低效率。 康熙:只休闲就荒废了,只工作就疲惫了,要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快乐和压力并存。当然不劳不得食,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不同阶段要干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工作和生活要分开,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不一样的。 胤禛:我有些疑惑,老师说:“争、和是人的两种行为方式,有时争是为了和,有时和是为了争,因时而异”。 康熙:不能一味的争,也不能一味的和,该争则争,该和则和,你要多加思考;在工作中要有合作的态度而不是对立的态度。还有些做事的经验我想对你说说,你的思想要与时俱进,要向先进学习、向强者学习。凡事只来实的不来虚的,做事要讲实效,讲效率。 胤禛:我们这代人励精图治,努力奋斗,开创出太平盛世,我们的子孙以后就可以不用那么辛苦而享受富足的生活了。 康熙:你这种思想要不得,我们的子孙不管哪一代人,都不能躺在功劳簿上享受,以前的成功只代表以前努力奋斗的成果,不代表今后也会成功富足,以后我们的子孙不努力奋斗他们照样会贫穷落后,生命不止奋斗不息是这是真谛。 胤禛:人的情绪会受到身边人的影响,遇到坏情绪的人我的情绪也会跟着坏,遇到开心的人我的心情也会开心起来,情绪真的会传染。 康熙:你说的没错,要想幸福健康必需远离身心不健康的人,这比什么都重要。和身心不健康的人在一起,无论你如何努力,你都会不健康。 第 12 章 @谈情绪管理 康熙:普通人容易被情绪左右,而优秀的君王长于管理情绪,是情绪的主人。你所在的位置决定了你不能成为浅薄之人,必须胸有城府。 胤禛:我也想和阿玛一样成为情绪的主人,但我老是管不住自。情绪一旦涌起,我总是被它支配着做出不理性的言行。 康熙:人会有愤怒、恐惧、悲伤、欢笑等各类情绪,情绪是波动、易变、不稳定的。一旦被它左右,人就会做出不理性、错误的行为,有时危害很大,所以要冷静理性,不要情绪化。有一种情绪我要特别说一下,那就是抱怨。当人面临逆境时一般都会抱怨,这是人的本性,但抱怨是一种负面情绪,无益于解决问题,完全戒除它不太可能,你需要减少抱怨的次数,遇到问题不抱怨而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胤禛:我会铭记于心的。 康熙:即使你是君王也不可能随心所欲、事事顺心,君王也要能屈能伸。你以后所面临的挑战会远远超过普通人,前朝崇祯皇帝就是很好的例子,不良情绪必定导致错误决策,而皇帝的决策错误会产生严重后果。你必须培养强大的心理素质,你要成为天底下最能抗得住压力的人。当遭遇逆境、面临重压时,你也会产生各种不良的情绪,当不良情绪产生时,你要善于调节。你要重视意念的力量,你可以暗示自己我很强大、我可以做到,任何时候都要自信。心理暗示是有力量,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来调解不良负面情绪,从而使你百毒不侵,内心更加强大。 @和胤禛谈哪些人可以提拔重用 胤禛:儿臣时常感觉到要做成一件事,不仅领导者要精明强干,而且还需要大批能臣干吏相扶持。一个人的力量有限,而由明主能臣集合而成的团体才能拥有强大力量去推动工作干成大事。 康熙:做为领导者,要长于搭班子、带队伍,依靠团队的力量去干事业。你要培养提拔那些忠诚、可靠、能干事的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必要的。历史上那些庸碌的君主时常会感叹:“国家危难正是用人之际,无可勘大任之将才替我分忧”。那是因为这些庸碌的君主目光短视,没有先见之明,没有构建完备的人才资源体系,临时抱佛脚导致的。而贤明君主都会重视人才储备工作,吏部负责到处挖掘搜罗各类人才,将那些忠诚且有潜力的人才纳入人才库,并培养、考核。当国家的事业需要某方面的人才时,君王就会从人才库中那些考核优秀人员的名单上挑选合适的人授予官职,加以任用。这样就不会感叹:“无可勘大任之将才”。 康熙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 康熙:君王成就伟大事业离不开手下一批得力的干将,蒙元铁木真有哲别、木华黎、者勒蔑等能独挡一面开疆拓土的猛将,前明朱元璋有徐达、常遇春、蓝玉等能征善战的悍将。千军易得,将才难求。再强大的组织,只要任用不靠谱的负责人,衰落是迟早的事。人与人差距很大,优秀的人很少,有很多人真的很差劲。选对人很重要,不是在大街上随意遇到的张三、李四就认定为得力干将。要想找到对的人不是件简单的事,没有合作意愿的不可以合作,从小事看人品,一定要珍惜值得珍惜的人。 胤禛:我经常听见臣子们说这么一句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职权和事务要匹配。”他们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儿臣不是很明白。 康熙:有时你要体谅下面办事的臣子,特别是那些认真负责尽心尽力替朝廷办差的人。当你要任用一个你看中的人去处理某方面的事务时,你需要赋予其与之相应的职权,因为如果他不具备相应职权,他是不能很好调配足够的资源去处理好那些问题的。其实不是他们没能力办不好差事,而是君主安排欠妥导致的。这样,一旦差事儿办不好,这些人就会受到处罚,这样岂不是寒了那些积极为君王分忧的人的心了吗。这就是无道,就是变相奖劣罚优了。 胤禛:史书上教诲君王要任人唯贤,不要任人唯亲,任人唯亲将会导致社稷败亡。那朝廷上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皇亲贵胄,而且是身居要职?我看有些人还并不是贤能之人,甚至被多次举报有贪腐行为。 康熙:其实君主都喜欢听话且能干事的人,能把公家的事当自己的事去做,能认真、负责、踏实办差的人。自古君主是任人唯亲和任人唯贤兼而有之,若臣子既亲且贤那就最好了,但事实往往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你需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好分寸。 胤禛:老师常教导我任用官员前察人要明,要选贤任能。这察人要明怎么才能做到? 康熙:君主的主要工作是定大方向和任用合适的官吏,识人、用人是君主的重要工作。君主用人必然要经过多重多形式的考核才会任用,需循序渐进的认识一个人。当其品性才能没问题时,从赋予小任务开始,能出色完成小任务,再赋予其大一些的任务,都能胜任,那就可以加以重用,让其肩负更重大的责任。君子喻于义,可信、可靠、是对的人,须珍惜。小人喻于利,唯利是图,花再多时间都是枉然,左右摇摆不可靠。人的本性难移,改变本性低劣的人比移山还难,只择对的人相处,茫茫人海对的人很少,遇到要珍惜。 @一些杂谈观点 胤禛:阿玛,儿臣看不起那些处事圆滑的人,唯唯诺诺,瞻前顾后,弯弯绕绕多得很。 康熙:你这就不对了。要正确看待人情世故,要将心比心,要精于人情世故。有的时候弯弯绕绕是必要的,心直口快、直来直去对做成事未必有益。 胤禛:您教导我要务实,要打牢基础,不要为虚名所累。实在的就是有力的,有了力量才能改变现状。 康熙:实至则名归,实不至则名必失,美好的事物需要力量去守护。有多大本事办多大的事,不要好高骛远。 胤禛:儿臣前几天感染风寒,高烧不退,头痛欲裂,很是难受。那时真的觉得人太脆弱,渴望被呵护照料。 康熙:疾病是不能承受之痛,人在病痛时候也是最脆弱、最需要人关怀温暖的时候。亲人生病时要给予温暖,要悉心照料。时刻牢记要珍惜健康,既要思想健康也要身体健康,每天必须坚持体育锻炼,风雨无阻。健康很重要,必须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关系身体健康的因素必须高标准严要求,不然多的就去了。 胤禛:今天读到隋代历史,隋朝昏君杨广众叛亲离、国破身死的教训历历在目,告诫后来人要懂得敬畏,不能恣意妄为,就算是帝王也不行。 康熙:人是渺小的要存敬畏之心,不要自以为无所不能、恣意妄为,一粒微尘而已。但人也是伟大的,心大舞台大,蝼蚁身鸿鹄志,要解放思想敢于想象,不要给自己设限,你的潜力超乎你想象。人要自律,纵欲无度则亡,自作孽不可活,要怀有敬畏之心。相信因果,与人为善,广积善缘,造福苍生。 第 13 章 二、康熙与老师陈廷敬谈朝政管理策略 @朝政管理的理念及原则 @谈对制度的认识 @绕不开的话题谈吏治 @商鞅变法的借鉴意义 @对于人才培养的观点 @讲解强国发展路径 @朝政管理的理念及原则 康熙:朝代更替时代在不断变化着,是什么力量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陈廷敬:人的恐惧和欲望是人类前进的动力。对苦难的恐惧和对幸福光明的追求推动着社会前进,君王要根据民众的喜好、厌恶来制定赏赐、惩罚的规则,从而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 康熙:如何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制度? 陈廷敬:政府要在核心治国理念指导下设计制度,要长于识别研究民众活动中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具有发展潜能的新事物,并出台合理的政策制度,删除相应不合时宜的老旧制度,以促进这类新事物发展壮大。先进的治理制度大都来源于基层,并由治理者识别后理论化、制度化,从而推动社会进步,而不是治理者一开始就设计好的。万世不变的制度必定会僵死,没有一成不变的好制度,好的制度要合乎国情、要实事求是、要与时俱进、要实时更新,没有一劳永逸的改革。 康熙:先生,如何才能增强国力? 陈廷敬:我认为国力就是生产、调度资源的能力,经济实力是基础。强大的国力需要几代人长时间持续不断的努力才能积累起来。这里的持久性长时间积累非常重要,一个国家要想长久保持良性的发展状态,必须有一个持之以恒的刚性制度作支撑,杜绝随意性。所以需要依靠真正的法治,减少人治成分。国家的核心资源是土地和人口,国家富强需要人尽其才、地尽其利,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得到合理发开利用。 康熙:既然国家富强需要人尽其才、地尽其利。那如何更能使人尽其才、地尽其利? 陈廷敬:这个就说来话长了,它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认识到一个国家即使人再多,若不能有效组织起来,也只是一盘散沙没有力量。国家要凝聚为一股绳,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需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理想信仰,需要保障民权。即使国家人口再多,如不能有效开发数量庞大的人力资源,那么也就不能实现人尽其才。国家土地在辽阔,资源在丰富,若不能充分有效开发,让丰饶的自然资源转化为可供国民生产、生活使用的物质资料,那么也就相当于没有拥有一样。 总的来说就是要在以国君为核心的国家管理集团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天下的各方势力、各族人民,调动一切能调动的资源和积极因素,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教文化、外交、社会、自然生态等方面的建设事业,促使国家形成强大的物质、精神财富生产力,同时要合理分配这些由天下人共同创造的财富,这样整个国家就能实现良性循环式发展了,国家就能富强。 康熙:先生说的很有道理,那具体我们应该如何着手?需要注意些什么?请教我。 陈廷敬:大概有这么几步,正确认知--制定战略--积蓄力量--推动改革。在这过程中国家治理必须儒法结合,以法律制度做为治理国家的根本,以儒家学问来辅助治理。这样才能保障国家各项建设事业稳步有序推进。君主要广开言路、唯才是举,知人善任,依法治国。还需要一个在君主领导下有为坚强的政府,以及守纪律且智慧、勇敢、勤劳、争强的国民,秉持科技立国的理念,还需要建设一个庞大的有效的市场经济体系优化配置各类要素资源。要改变国家的面貌推动国家改革发展,必然会遇到重重阻力,所以君王需要凝聚天下最强大的力量才能实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以国君为核心的国家管理集团必须担起这个重担。皇上您要秉持天下为公之心,以无比坚定的决心和毅力推动改革事业,造福天下臣民。 康熙:那我是先推行政治改革还是先推行经济改革或者先从其他方面入手? 陈廷敬:这个没有固定模式,一切按照实际情况来决定。改革的各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他们环环相扣,互相影响,缺一不可。有的国家是先从政治改革开始,再有计划地逐步推动其他方面的变革。有的国家是底层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了政治、军事、文化等其他方面的变革。不同时期改革的快慢、侧重点、主辅方面各不相同。而根据我们国家目前的实际情况,我建议先从政治制度改革开始,经济、军事、文化制度改革快速跟进,之后再推动社会治理、外交、自然生态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康熙:先生,您博学多才、见识广博、施政经验丰富,朕恳请您能出来主持改革大局,协助朕建设一个富有强大的国家。 陈廷敬:皇上,老臣年事已高,心力衰退,没有那样的雄心壮志。况且老臣学识有限、相关经验不足。这副重担老臣恐无力承担。老臣只能为皇上出谋划策、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康熙:那谁能担起这副重担,先生可否举荐合适的人才? 陈廷敬:皇上您年富力强、雄才伟略、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只有您才能担负起这推动改革、富强国家的重担。您是国家改革的总设计师,由您坐镇中央顶层设计、统筹全局、协调各方最合适。不过李光地、周培公等人是可以独当一面、协助皇上您治理国家的大才。 康熙:有的人说国家想要治理好需要削弱民众,民众力量强大了就会破坏秩序,不服从治理,天下就会乱起来。有的人又说,国家是由亿万民众组成的,若国民弱小,那么国家还怎么能强大得起来。我有些疑惑,到底是强民好还是弱民好? 陈廷敬:商鞅的主张是弱民,但我认为时代不同了,国家要富强必须强民,君王要下放一定权力给民众,要保障民权。过度的集权会导致民众丧失建设国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过度集权会让民众感到生命、财产、自由权没有保障,不会全身心投身建设强大国家的事业中来。过度集权会压抑人性、禁锢思想,那整个社会就会没有活力,犹如一潭死水。这样还怎么能把我们的国家发展强大?伟大的事业不是伟大的人物一个人就能干出来的,他只是因势利导的引导者,民众才是社会变革的主力。那千千万万为了获得自己的利益而使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的民,努力拼搏奋斗改造着世界,从而创造了伟大的事业。所以我们要强民,要提升国民的能力素质、知识文化水平,要将民众锻造得更有力量,这样才能汇聚成建设我们国家的磅礴力量。 康熙:何为强民? 陈廷敬:我认为强民必须是法治、厚德、博学、笃行、创新之民。这里做个对比,一类民是浮躁、不思、无志、品行差、不自律、无识。二类民是善于学习思考、能定能静、有志、务实、品行优良、专注、自律、有识。上述两种民,你认为那种算是强民? 康熙:显然是第二种民算强民,强民是法治、厚德、博学、笃行、创新、奋斗之民。 陈廷敬:皇上圣明。那些浮躁、天天闹渣渣,成天喊口号,不务实、不踏实、不思考之民真的好?民:知荣辱美丑善恶, 务实踏实、自律、博学、专注、思考、行动力强、有进取心、自强不息,这些才是强民该有的品质。 康熙:有什么具手段可以使朕的子民变为强民? 陈廷敬:教育宣传是必要的,要将强民文化根植于国民脑海里。可以通过学校、家庭、媒介、书籍、影视、动画、社会活动等方式塑造思想。可以通过名、权、利、荣誉、地位以及耻辱、鄙视、劳累、贫穷、疼痛、甚至是自由、生命的代价来诱导民众价值的取向,最终塑造民众强民思想。要打破出身论,改变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打地洞的社会现象。要打通底层民众通过自身努力奋斗改变命运的通道。无论出身如何,只要有才能,就能公平的获得上升的机会。进阶的机会为他敞开,只要他愿意改变。仿效秦商鞅军功爵制度建立学功爵制度,古时军功改变命运,现在学习改变命运。在物质、精神财富激励下,在社会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下,民众会努力学习提升能力,达到强民的目的。我们要实现在制度框架内干得好的、干出成绩的,可以得到丰厚的物质财富和崇高的社会地位,而干的不好的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甚至是自由、生命的代价。 康熙:对于社会建设,有人说要保证社会和谐,需实行高福利政策,你怎么看? 陈廷敬:一个是没有压力落后的和谐社会,一个是竞争力强、张弛有度的现世社会。您认为那个更好? 康熙:当然是第二种社会更好。有保有压、张弛有度最好,任何社会形态都不能为了和谐而失去竞争力。 陈廷敬:老臣认为,保障体系必须建立,但福利水平不能太高,只能保证基本需求,不能养懒人,不劳不得是原则,高福利一定会减弱竞争力。须知军事爱好者和职业军人差距是很大的。一个把军争当做爱好,态度是可有可无;一个把军争当成饭碗,不精益求精就得死去。竞争是必须的,适度的压力更有利于社会发展。 康熙:即使君王在有雄心壮志、文韬武略,如果官吏和民众懒惰散漫、没有进取心、没有积极性,那么君王的志向就只是志向而已,实现不了。如何进一步激发官吏及民众主动、积极、创造性?这是很关键的问题。 陈廷敬:皇上切中要害。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君王可以根据官吏和民众的喜好、厌恶来进行奖励、惩罚的制度设计,让其自己评判利害得失,从而激发其主动、积极、创造性。具体说就是要让国家的发展和每个人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发展成功必须惠及人民,要让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获得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要转变国家的社会风气,不论出身富贵贫贱,功勋卓著者必须受到奖励,碌碌无为者要受到惩戒,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从而人心思齐,劲往一处使,国家建设必定日新月异。要通过改革让各个阶层的利益得到重新调整,社会内部积蓄的力量被有序地利用和疏导,这能极大鼓舞社会底层百姓的斗志,让他们能看到未来的希望。我们要通过法治,使整个社会保持积极向上的风气。要为天下民众树立一个与时俱进的目标。要让民众通过努力奋斗就可以得到他梦寐以求的东西。我们要废除世袭制,给庶民一个晋升受赏的机会。我们要让有德有才之人得到赏识重用,让德才兼之人有用武之地。要用制度选择人才,对于德才兼备者,要大胆提拔重用。有功者受赏,平庸者让位,有过者受罚,规则公平公正,能者上庸者下。这样就能形成正向激励机制,激发官吏和民众干事业的积极、主动、创造性。 康熙:有人向朕提议,也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用儒生治理国家,可行吗? 陈廷敬:显然是不行的。儒家的德文化是可以调节人与人的关系,规范人的行为,但没有强制力。国家要治理好还得以法治为根本,法治为主德治为辅。社会治理要疏堵结合,要惩恶扬善。 康熙:君王在重大决策上的正确或者失误,往往可以决定一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所以君王面临重大决策必须慎重对待。君王如何才能保证决策正确?是应该多数人讨论还是少数精英决断? 陈廷敬:多数与少数谁更正确还真不能一概而论,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才对。君王决策前可以和少数专业精英商讨,得出初步结论之后再听取多数人意见,集思广益完善方案,最终由君王自己拍板决断。决策和执行既要民主也要集中,这样才能避免错误决策、避免议而不决、决而不行。 第 14 章 康熙:张居正的变法为什么没能给前明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决心不够?方法不对? 陈廷敬:张居正改革失败的原因在于他的力量相对弱小,扭转不了运转了两百多年的制度惯性,他只能进行局部无关痛痒的改革。他敢于调整明政权的根本制度?他敢将当时王公贵胄巧取豪夺兼并的土地没收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他能转变当时统治阶层腐败堕落的思想观念、风俗文化?他敢于彻底更新腐朽的旧官僚体系,建立以他为首的支持改革的由新兴力量构成的新官僚体系?没有如辕使臂般的强大执行力量,再造明朝谈何容易,商鞅的结局历历在目。至于说方法不对、决心不够,那是肯定的。由于他的决心不够导致他的思路方法都不对,他没有争取更广泛的支持以积蓄更强大的力量,所以他的想法措施没能很好的贯彻执行。 康熙:□□物产丰饶,无需对外互通有无,加之沿海匪患时有发生,我们是否应该继续施行海禁政策? 陈廷敬:古往崛起的强国都是走向世界主动开放,借鉴优秀文明学习强者,在竞争中成长壮大。施行海禁政策闭关锁国必定导致我国愚昧落后,自绝于世界。皇上,您要对未来一百年的天下有所思考,有所规划才行啊。我们一定要主动拥抱变化,引领世界潮流。 @谈对制度的认识 陈廷敬:个人情绪有着随意不稳定性,而法律制度具有稳定、刚性的特点。国家必须用稳定、刚性的法律制度来治理,而不能依靠随意、不稳定的个人来治理。好的法律制度能促进国家力量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壮大。我们的政权就是一架金字塔型的管理指挥机器,君主站在金字塔顶端掌握最高权柄,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法律制度来治理国家。 康熙:如何正确认识法治? 陈廷敬:法律是治理国家最重要的工具,为实现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产生的具体事务是法治的内容。 康熙:治理国家的制度有优有劣,什么样的制度是好的制度? 陈廷敬:臣认为,凡是能实现国家良性循环发展,能充分调动官员、民众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制度就是好制度。好的制度是民众有共识且有效的;好的制度是在大方向正确基础上逐步完善的;好的制度必须正义、公平、公正。我们要通过好的国家治理制度促使整个国家运转更有效率,社会更有创新力。 康熙:我们要建设哪些新的制度?新的制度要遵循怎么样的规则? 陈廷敬:我们首先需要制定一个根本大法来做为我们制定子法的遵循。我要建立新的立法、行政、司法政治制度,新的有效的市场经济制度,新的科教文化制度,新的军事制度等。 新制度要切合实际,要顺应民心,要符合绝大多数民众的利益。比如杀了人要被判死刑和杀了人不但不判刑而且还能得到被杀人的财产,你觉得哪个会得到民众支持并执行呢?对于社会治理第二条显然是荒唐的的。自古土地就是民众生存的依靠,历代起义中的领导集团都会打着‘我能让你们过上好日子’的旗帜,无一不施行平均地权的政策,土地分了,底层民众生活就有了希望,这样获利民众就会支持他。所以新的政策制度一定要符合绝大多数民众的利益,才能获得支持并得到有效执行。 康熙:关于政策、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陈廷敬:我们要认识到先进制度是逐步发育的过程,不是一开始就很先进完善;好的政策执行不到位就会产生不好的结果,政策执行初期基层反应没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同样的制度在不同资源禀赋的国家会产生差别巨大的效果。建设法制社会还需强大的执法力量,增加经费,扩充人员,提升执法人员专业能力素质,不然一切法律制度都只能是摆设。 第 15 章 @绕不开的话题谈吏治 康熙:吏治是历代君王治国理政始终绕不过去的话题,吏治的优劣对于国家发展关系重大,关于吏治你有什么看法? 陈廷敬:对于官员的选拔必须审慎,特别是那些关键岗位决不能任用心术不正、奸邪之徒,一定要选拔德才兼备、处事公平正义之人任职于关键岗位。要注重考查被选拔者的作风,能力,思想觉悟。要用制度选拔官吏,在公平、公正、公开的规则下,能者上庸者下,打破门第世袭、垄断特权,唯德才是举。根据感情亲疏用人是有损公平的,会导致人心离散。要注意考查官吏德、能、勤、纪、廉等方面。在官吏的选拔、培养、任职、待遇、晋升、惩罚等环节要做到公正严明。官吏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初步业绩后,我们要适当压担子试能力,逐级压担子,根据实际业绩逐级培养提拔。对于吏治我们要疏堵结合,要法治、德治、自治、人防、技防综合治理。 康熙:选拔优秀的官吏需要有一定的标准,优秀的官吏有哪些特点? 陈廷敬:能臣干吏一般都是忠诚、为民、务实、有识、廉洁、公正、担当有为、做事高效的。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要将那些品行端正、政治正确、工作态度好、业务能力强、能充分理解并有效贯彻国家政策的人才选拔到官吏队伍中来。选拔官吏不看门第出生,谁有才能谁干,谁能为国家事业创造价值,谁就能获得官职和优厚待遇。我们要保障改革推动者的合法人身权益,给予他们能心无旁骛、全力推动社会改革事业发展的支持。 康熙:我发现一个问题,有些我中意的官员,为官清廉、干事方面认真负责,解决问题也十分到位。但是针对他的弹劾也会很多,认真核实后,反应的问题都是子虚乌有,有时我也会批评他们,让他们平时要注意团结同僚。我这样处理你认为妥当否? 陈廷敬:君王要清晰的认识到,那些真正为国家事业着想,能干事、负责任的官吏必然会激发诸多矛盾,得罪不少人。本质上他们都是在为君王您的事业在得罪人,这时君王要予以支持奖励而不是责备。真正认真干实事的官员尽职尽责换来的只是君王的责备不满,那么他们就会选择不负责任、谁也不得罪,皇上英明,万岁万岁万万岁,糊弄君王了事,那是会坏大事的。那些圆滑、不负责、不干实事的官吏抱着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态度,谁也不得罪,当然也不会干实事,不会作为,‘天下兴亡管我屁事’这就是他们的态度。还有一类官吏很可恶,就是别人在认真负责干实事,在解决问题时,他不但不配合,反而处心积虑利用矛盾算计干实事的官员,搞破坏。这类人心术不正,君王若不予以明察制止他们这类行为,那就会导致那些干实事、负责任的官吏心寒而不在有所作为,也选择明哲保身糊弄君王。一心一意为国家事业着想、干实事却受到责备打压,而不干事实、算计钻营之徒却平步青云、官运亨通。这就是无道作为、黑白颠倒了,君王一定要明察呀,这可关系重大。 康熙:新官制如何设计更合理? 陈廷敬:我们在官制设计上要综合考虑效率、制衡、监督、考评、奖励、问责等要素。公权力在保证能高效行政的同时需要得到制约,要赋予民众制约公权力的手段和权力,民权和公权都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运行,互相促进、监督、制约。不能出现民权与公权一边对另一边的绝对权力,绝对权力的出现必然会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国家安全。官吏必须秉持天下为公的执政理念行使公权力。 康熙: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即使朝廷发布了好的政令,但下面办事的官吏认识不够、执行不到位,那么就产生不了好的效用,甚至会出现不利结果。 陈廷敬:要保证我们的各项改革目标得以实现,需建立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要确保朝廷的政令落地见实效,需要根据绩效考核规定对下面办事的官吏严格监督考核、督促落实,并根据考核结果奖优罚劣。公文里有指导基层做好本地工作很好的做法,要督促各级官吏认真学习朝廷下发的公文,在全面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开展定期不定期工作巡查,要求他们高效行政,各项工作要限时办结。要求各级官吏要对工作任务高度重视,精心谋划,认真组织实施,务求实效。对那些思想懈怠、组织纪律意识不强、能力不够的官吏要严厉告诫;对□□,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必须依规惩罚;对于以权谋私,贪腐横行,祸害民众等违法行为要严厉打击。在工作方式要稳、准、力,要在工作见实效上下功夫。朝廷政策的落地需要各级官吏去推动落实,我们要认识到如果官吏工作不负责,业务能力弱,对政策认识不到位,就谈不上政令的执行落实。我们的政权基层有大量没有朝廷编制的办事人员,他们在官职晋升上基本没有上升空间,且朝廷发放给他们的俸禄普遍较少,所以这些人缺乏干事业的积极性。基层执行政令的有些吏员他们对于政令实质认识不够,也懒得去理解,所以在政令的落实上不够彻底,使政令的效用大打折扣。如果不能理解政令实质,还谈何落实?这也是个问题。要防止官吏懒政、怠政、不作为、乱作为,需要规则公开、政务公开,为民众监督官吏提供有效渠道,这样能督促官吏端正做事态度、增强办事能力、提高行政效率、有效防止腐败。突然想到这里有个问题要讲述一下,就是虽然无论官职高低,法律上大家人格是平等的,在生活中上下级也是平等的。但在工作上,下级服从上级的工作纪律必须要遵守,工作中的上级指令下级需要严格遵照执行,不得指东往西,各行其是。如果下级老是无理违反上级指令,那么工作是无法开展的。 康熙:激发官吏队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对于国家发展事业很重要,我们要制定有用的举措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陈廷敬:建立竞争机制,表现优劣官员之间有了差异就能形成比学赶超的势头。不同地域的官吏在福利待遇水平上要有一定的差异。打破大锅饭,哪个地域的官吏干得好,经济发展更快,那么相应的这个地域同级别的官吏福利待遇应该更高,高出两倍、三倍、五倍都可以。没有特权,公平竞争,能者多得,谁的能力强谁就能获得更多物质、精神奖励。官吏体系爵位划分为20个等级,爵位不同社会地位、俸禄水平不同,根据其事功授予相应爵位。同时必须制定严密措施堵住那些靠不正当手段获得职级晋升的行为。这样,规则是公开的,要想显贵,就得去建功立业。能者上庸者下,全凭真本事吃饭。我们要打造一个: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学历、性别、年龄);素质优良(业务能力、政治素质、组织纪律);作风扎实(为民、务实、忠诚、干净、担当)的国家治理集团。 第 16 章 @商鞅变法的借鉴意义 康熙:我读了大量的史书,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有明君强臣主导的改革,我认为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最为值得借鉴,先生可否为朕详细讲解? 陈廷敬:商鞅的新法公开、公正、严明、公平、诚信、无私、无情,严明奖惩、重刑重赏,用利益诱导,用刑罚惩堵。使法治根植于三秦大地,用法治强力把秦国拉到上升轨道。他用军功、政功、粮功、告功等激励手段激励官员、民众的建设强秦事业的积极性。 我总结了一下商鞅新法的要点: 1、求贤: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广开言路,唯才是举,因才任用,明察用人,能者上庸者下,付出就有回报。 2、政治:君王要治理好国家,必须要掌握国家的基本情况。如国土面积、人民数量、资源禀赋、文化习俗等等。所以要实行编户齐民、什伍制度,建立调查统计体系等。其次,君王要拥有最强力量,郡县制度、军功爵制度,设郡县去封国,废除世袭特权。编户齐民,令民什伍,实行连坐制度,互相帮助,互相监督,藏奸不告与罪犯同罪。治吏、高素质、高效率、公廉无私、重刑重赏、告奸、监督、连坐。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禁朋党结党营私篡权乱法。有法必依,执法必严,震慑犯罪,崇尚法律权威,重刑重赏。编户齐民,什伍连坐,互相监督,分户制度(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不使劳动力闲置,解除大宗族大规模械斗,避免国家内耗)。 3、经济:废井田开阡陌,兴水利、垦荒地、农资供应、保障农民利益。多劳多得,不劳受罚。在大争时代,国家要生存必须保证拥有强大的军力,强大的军力来源于充足的兵源和后勤物质供应及严格的军事训练。所以商鞅的新法解放贵族旗下奴隶为自由民,推行徕民政策,这样秦国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就更多了。加之又把贵族的土地分给平民耕作,开垦无主荒地,战争掠夺别国土地,这样可耕地也变多了。除此之外,国家还发放耕牛、农具、粮种,法定税收比例不允许随意更改。这样民众耕者有其田,劳有所得,获得感极强。产粮能手还能将多余粮食拿去换取粮功,不仅生活富足还能显荣。统一度量衡,推广普通话,车同轨、统一政令。 4、军事:二十等级军功爵位制度,对外则攻伐战争掠夺。以法治军,连坐,重刑重赏,权利/荣誉/社会地位/物质财富。作战不力:为奴,连坐,罚没财产,但也给机会重新立功。专业化流程化生产武器装备。 5、文化风俗:分大户为小户,男女有别。禁商旅禁多元思想,培育一心务农战的质朴农民。扭转对国家发展不利的社会风气必须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营造浓厚的法治风气。 6、保障措施:所有措施都需法制来实现。 康熙:这些措施即使到现在都很有借鉴意义。历代变法无一不是阻力重重失败者居多,商鞅的新法为何能被顺利推行变弱秦为强秦? 陈廷敬:商鞅的新法削弱了贵族权力加强了皇权,在以皇权保障变法的各项措施顺利实施,这样变法的阻力变小了,支持的力量加强了。再者,商鞅和秦孝公选择由易到难的策略,先从阻力较小的地方开始,让秦国底层老百姓看到社会明显的变化并从中得利,从而支持商鞅的变革运动。新法使老百姓感受到了公平正义,无论出身只要有功就能得到公正的奖赏。各种扰乱百姓生活的行为都得到了纠正,社会秩序明显好转,民众安居乐业。以农为本、兴修水利,废井田、开阡陌,鼓励开垦荒地,解放奴隶为平民,以及分户制度等。这些措施增加了劳动人口数量和耕地面积,改善了耕作条件,提高了粮食产量,调动了民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百姓食得饱穿得暖。老百姓没有理由不支持商鞅的变法,这样支持变革的势力越来越强。商鞅推行禁礼乐诗书禁商旅等措施目的是实现利出一孔的效果,使民众专心于农战,他要告诉秦国民众只有通过农战才能获得荣誉和财富。我认为商旅、礼乐诗书等要素和富国强兵的目的并不冲突,相反还能相互促进,他的措施过于偏激,我们不能生搬硬套。但是它的核心要义是值得推崇的,那就是专注。我们现在推动国家变革也要专注,无论是君王、官员、老百姓都要专注于国家发展事业,干事业占八分,休闲娱乐占二分。 第 17 章 @对于人才培养的观点 康熙:在推动国家发展事业的过程中我时常感到人才匮乏,各个领域的建设都需要优秀的人去组织、领导、推动。对于人才培养你有什么见解? 陈廷敬:人才培育是国家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各项事业都离不开人去推动,要建设好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需要规模宏大的人力资源支持。我们要在人才的育、选、评、用等环节投入下功夫。人才来源有内有外,我们应该以内源为主、外源为辅。为了在内部培育人才,我们要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培育体系才能锻造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所以在国内推行普遍义务教育势在必行。人才培育体系中的学校、□□、教材、学员、实践等各个环节都要做到最好。要培育优秀的接班人,让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老同志要做好传帮带工作。要树立敬才用才的观念,无论国内国外,聚世界英才而用之。保持文化多样性、包容性,吸收借鉴各国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有计划的让世界各国优秀分子加入中华大家庭,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广阔的舞台。我们要加强人力资源体系建设,用制度选人,防止人才断层、后继无人的现象发生。要把年轻有为、德才兼备的后生培养使用起来,有为的君主会不惜代价争抢真正有才之人。 康熙:如何打造近悦远来的环境以吸引人才到来? 陈廷敬:近悦远来的环境拥有培育人才的土壤,发掘人才的社会机制,助力人才实现其梦想的客观条件。能为有才之人提供良好的生活、发展条件,它包括软、硬两种环境。软环境包括--良好的人文环境、法治环境,社会和谐、民主、自由、公正、公平。尊才氛围浓厚,人才优待。设立谏言奖,荐才奖。硬环境包括--市场经济繁荣,环境友好优美,生活交通便利,物价适中,生机盎然充满活力。人来到这里能找到合适的职业,当他有个好的想法时,他能在这里很便捷的找寻到相应的资源一边他能很高效的实现他的想法。 康熙:人才成长会遵循什么规律? 陈廷敬:成才的路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量变到质变的循序渐进的成长。通过伯乐制度考查潜在人才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干事能力,发觉、引导、激励人才。对于识别的重点人才、领军人才要大力扶持,通过这些人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讲解强国发展路径 乾隆: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残酷,为了更好的生存发展,我们必须要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还有哪些重点工作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张廷玉:国家要制定一部根本大法做为治理国家的总原则,并严格执行,其他法律不能与之抵触。不能让不懂法的人充当执法者,不然这部根本大法执行会走样,就会破坏法治国家建设,破坏国家发展。国家要强盛,法律制定者和执行者都必须能够深刻领会这部根本大法治国总原则的精神内涵,并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只要这部根本大法上面的条目能够不折不扣的执行,假以时日国家必定强盛。就怕愚蠢的法律工作者不能理解根本大法的精神内涵而做出破坏建设法治国家的行为,这样危害十分严重。法律工作者必须是高素质的法律专业人才,不能图节省成本开支而雇佣不合格的人从事法律工作,这个十分重要。其他机构可以出于节约开支的需要而雇佣一些编制外人员,但对于法律工作相关的机构国家要舍得花银子雇佣高素质专业人才进入法律工作队伍。这部根本大法能否充分发挥效用就得看这支国家重金打造的法律工作队伍执行能力高低了,所以对于这项工程朝廷要不吝钱财高度重视。其实在众多国家当中,有许多资质很好的国家,他们不是没有好的法律,但为何国家混乱、发展滞后、国力羸弱?根本原因就在于好的法律没有得到有效执行或执行走样,隔壁印度就是很好的例子,他们连半个法治国家都算不上,所以印度社会内部矛盾重重,内耗严重,人才压抑。如果他们这个问题不能很好解决那么他们只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痛苦轮回。 张廷玉:法治国家建设必须塑造法治文化,一边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让法治文化成为国家主流文化之一。一边要禁绝破坏法治的文化,那些宣扬犯罪的文学作品需一概禁绝,我们做事不能一边补漏一边砸锅。特别是对于根本大法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一代接着一代培育法治新人。还有就是对于其他方面的社会文化建设也需要配合法治主流文化的塑造工作,这样法治文化才能真正树立起来。建设法治国家这项工程,我们需要当做国家治理的基础重大工程来对待,时刻不能松懈,不然强国也会重新变为弱国,甚至亡国灭种毫不夸张。 乾隆:我认为以先进为师,学习模仿也很重要。 张廷玉:别国好的的经验总结要学习,不要闭门造车,独立自主是必要的,但也要注意和先进国家交流切磋,这样才能做到最好。美国建国初期抄袭复制英国,到英国挖科学技术人才,美国靠模仿起步,再逐步创新,到争创一流。 乾隆:世界第一强国应该是怎么样的? 张廷玉:我认为应该是公平、正义、公正、法治的国家,应该是诚信、自由、平等、民主的国家,应该是科学、奋斗、和谐、合作、开放的国家,应该是改革、竞争、创新、高效、务实的国家,毋容置疑也是国最富军最强的国家。强国由强民构成,强民由强国文化塑造。强国的国民需要具备争强好胜、不服输、有强烈美丑,是非,荣辱,胜负观。要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政权稳定、法治国家、全面重视科学文化教育、人口众多、地大物博、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等。自古崛起的强国在崛起前都会面临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迫使他们不敢堕怠,必须励精图治才能生存。苦难与辉煌并存,他们历经苦难、发愤图强,在克服一个个困难的过程中战胜了强大的对手,也造就了国家的崛起。 乾隆:我很好奇汉代提倡的无为而治,这朝廷都无为了,那还怎么能使国家强盛? 张廷玉:我不认为无为的朝廷会对国家发展会更好,我相信只要用了功、做了事,就会在客观世界留下痕迹,客观世界就能有所改变。什么都不做,什么改变就不会发生。如果朝廷无为,那么对于改造客观现实、促进国家事业发展是无益的。国家治理集团可以说是整个国家最强大的一支力量,若国家治理集团都无所作为,只是依靠民众的力量去推动发展,那么国家的发展就会很慢。这就像在干旱的季节,村子里的秧苗无水灌溉即将干死,需要开渠引水灌溉农田。这时村里的村长干部不去组织村民修建水渠,而是坐在一边让村民自行其是,那么等水渠修好时,农田里的秧苗早就干旱死了。 乾隆:我国要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要怎么去推动? 张廷玉:这个过程大致要经历初、中、高三个阶段。初级阶段,强力实现国家由乱到治,民众安居乐业,社会稳定、有序;中级阶段,向先进国家学习,产业起步,在安定团结的基础上逐步放开限制、活跃经济,凝心聚力发展生产,国力不断积累,国家发展步入正轨;高级阶段,国民素质进一步提高,改变粗放发展模式、引领高质量发展,与世界强国争一流。要实现上述目标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大量困难需要克服,我们需要打造一支铁军,一支能战胜任何困难推动变革的铁军。这支铁军需要具备这些品质:坚持奋斗,精诚团结,善于学习、思考、总结,且纪律性、执行力强,特别能战斗。 第 18 章 乾隆:朕听说,在遥远的西方有一块新大陆,那里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叫美国,他们也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他们的制度和我们有很大差异,但是这个国家发展迅速,国势日隆。不知先生对这个国家有过了解吗? 张廷玉:臣听说过这个国家,也特别留意了一下,臣也多方收集有关这个国家的信息,私下里臣做了详细研究。它崛起速度很快,我总结了一下几点供皇上参考。 1、 他们首先是营造了稳定的政治大环境,理顺国内各种矛盾、消除不和谐因素,尽量减少了消极的内耗,将国内主要矛盾转移到生产建设上来。他们是一个移民国家,来至于世界各地的移民,特别是英、法、德、意等西欧国家。所以一开始那里的情况纷繁复杂,怀着不同的宗教信仰、操着各种语言的人在那块土地上为了各自利益互相抢夺攻击,矛盾丛生。后来他们发现这样下去对大家都不利,没有安定有序的环境,大家都不能专心从事生产,生活还不如以前。所以他们各方势力坐到了一起,决定要建立全新的对大家都有利的安定的政治秩序,并仿效老家西欧的法律制度制定了自己的新法律。这样新秩序建立了起来,各种矛盾得到有效化解,这块大陆从此走向了快速发展的历程。 2、他们的国民议会确立了以发展生产为中心,坚持富民强民的路线。推广英语为各族群共用语言,统一政令。各个族群要团结,要有凝聚力,那么就得有共同语言。推广英语就是让各族群拥有共同语言,这有助于便利大家信息交流,民族间消除隔阂、凝聚共识,形成全民族共同价值观。推广英语是统一政令的必要措施。 3、通过战争取得了民族独立,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建设法治国家,向全世界招揽移民,开垦荒地发展生产,整个国家生机勃勃、充满了活力。开展西进运动,废除奴隶制度,颁布宅地法,广袤的国土得到开发,这些措施为发展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农业原材料。西欧的移民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大量资本,从此这个国家以轻工业开启了工业化的步伐。 4、德国的移民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他们实行全民教育,国民素质在当今世界名列前茅。他们建立了大学,招揽各类人才在学校里自由研究一些新奇的学问,我从来都没听说过的学问,千奇百怪,异彩纷呈。他们的朝廷对各类思想各类学问都不加干涉,鼓励这些文人奇思妙想、天马行空。真正做到了思想自由、百家争鸣。这些学校每年能培养大量满足生产建设所需的各类人才,他们那里民众的精神面貌真的和我们的民众不一样。 5、那里是开放包容的,他们的国家核心领导层都会到西欧发达国家去参观交流,这样的好处就是能起到解放思想、凝聚共识、认识差距、知耻后勇、奋力追赶的作用。他们发明了一个新词,叫市场经济。根据我手里的报告,这个市场经济是开放、自由、竞争的,它激发了这个国家的活力和创造力。 6、他们在对外开放的同时也在不断建设完善国家内部治理制度,主动与英、法、德等西方大国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并加强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他们的商人已经到了我国广东的广州十三行进行贸易。他们每年会派出大量人员到欧洲学习,学习先进国家好的地方(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技术、管理模式、外资引进、利用发达国家市场进入其产业链)。所以这个国家在逐渐崛起,我们要时刻关注其发展动态。 乾隆:他们的国家治理和我们相比差异很大,刚才你谈到的有许多新概念我从以往的书籍里没有读到过,很新奇。请继续为朕讲解这个新国家。 张廷玉:这个国家是由党派治国,党是个新事物,它有思想理论、章程、路线、方针、政策、组织、纪律、党徽、党旗、党章、纲领,党的活动、经费、仪式,有后备团体培育新党员。党又分为在野党和执政党,通过国民选举的形式选举出执政党治国理政,四年一届。现在的美国是独立、自主、民主、科学、自由、法治、军事强大的国度。它的文化多元、包容,学术自由、自主、自治,鼓励创新创造。它向世界移民宣扬美国是世界人民的美国,那些追求美好生活的爱好自由和平的正在经受苦难的人请到美国来,这里将为他们提供庇护港湾。它还宣扬美国是保障人权的自由国度,只要到美国就能发财致富,在这片土地上只要努力奋斗就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在建国初级美国人认为无论谁能构建起国家发展的框架,推动各项建设事业前进,不管政府力量还是民间力量都是可以的。事实上美国民间组织发展充分、力量强大,在他们建国初期民间组织是推动国家发展的主要力量。 乾隆:国家建设不管是民间力量主导还是政府力量主导,总要有人去做事。 张廷玉:皇上圣明。其实国家发展必须有一种力量推动,无论是民间的力量还是政府的力量都是可以的。那些对国家发展有利但民间组织相应没力量、做不了的大事,就得政府集中力量高效的去做成;那些对国家发展有利但政府做不好而民间力量却能做好的事,这时民间力量就得组织资源高效的去做好。用强大有效的市场经济调配国家资源,各方力量都是市场经济的参与者。谁愿意做谁做,谁能做得好谁做,同时干成事的人会得到合理的利益回报。就怕民间力量和政府力量谁都不做事,如果大家都不做事那么国家就不能发展。不可能让政府包办所有的事,也不可能把一切事物都让民间力量来做。两者需要各司其职并协调配合,才能共同建设好国家。 乾隆:我们的军队在追击西北方向的敌人时了解到一些情况,他们说在我国西南面有个疆域辽阔的大国叫印度。那里气候炎热,人口众多,物产丰富。但内乱不断,还面临着欧洲强国的入侵,现在的这个国家贫弱不堪。你知道他们为何沦落到如此境地? 张廷玉:我国的佛教就是从这个国家传入的,以往它被我们称作天竺。据我了解,这个国家也和我们一样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但是现在整个国家矛盾丛生、一盘散沙,且国家治理集团昏聩乏力,地方各自为政,政令不统一。一个本来可以很富饶的国家,却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现在外面的世界乱哄哄的,我注意到西方国家在变革中变得强大起来,面对他们的入侵印度能否抵御得住这还是个未知数。印度的目前的境遇值得我们警醒,我们要主动掌握西方的动态做到有备无患才是。 乾隆:依我们强大的国力,那几个宵小之国能奈我何?你多虑了吧。贫弱的印度还能摆脱困境重新崛起吗? 张廷玉:可以,印度需要法治、科学、务实、创新、效率。 1、印度需要一个有坚强有力的精英组成的团体引领,开拓进取、励精图治。2、进行彻底的文化革命,开展大规模扫盲运动。通过各类形式传播新文化新思想,彻底改掉印度国民佛系的思维方式,将印度国民塑造为强烈追逐名、利、权的世俗国民。移风易俗,改掉不踏实、不守时的陋习,将印度国民打造培育为守时、务实的国民。3、通过市场经济转变千百年落后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4、建设真正的法治国家。普及法治文化,使法治思想根植于印度大地。制定新法,以强权保证新法贯彻执行、落地见实效。 贫弱之国要想快速发展可以向先进国家引才,特别是那些优秀的拥有丰富执政经验的官员。印度要摆脱现在的困境可以向我们中国靠拢,学习汉语,加强和中国的交流、合作与融合。中国可以联合印度将西方的侵略者赶出亚洲,这样做印度才有希望,印度人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第 19 章 三、康乾谈经济建设 @伯乐体系 @发展生产理论部分 @对发展生产的观点 @巩固国本谈农业发展 @伯乐体系 康熙:古人感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怎么彻底解决这一重大社会问题? 陈廷敬:那就是建立和完善强大有效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系就是最有效的伯乐体系,它能自带人才发掘功能,实现人尽其才,优化资源配置,对国家富强至关重要,必须极度重视,认真研究,着手建设。通过这个体制,能使那些有才能的人脱颖而出,这些人创造社会价值,市场能根据他们创造价值的大小回报其相应的物质、精神财富,使其名利双收形成正向激励。这样整个国家就能被激活,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爆发出惊人的创造力。市场经济自带奖惩机制,奖优罚劣,能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 @发展生产理论部分 康熙:先生,我理解的是经济就是银子,发展经济何必那么麻烦,直接大量开采银矿拿来铸银锭就可以了嘛,能不能这样做? 陈廷敬:其实银子的多少并不能说明什么,我们通过市场的手段刺激民众搞生产建设发展经济致富,目的是促使我们的国家能形成持续稳定且强大的资源生产能力,以满足全国民众生产生活及国防所需。银子的背后是代表相应数量的资源,资源供给的背后是强大的生产力。我们发展生产要按规律办事,前面我们提到人的欲望和恐惧是社会前进的动力,人们向往天堂害怕坠入地狱,人们为了追求其向往的生活而不懈奋斗。人和地是国家的核心财富,不要浪费每一个人和每一寸土地,其中人是核心中的核心,要以人为本,经济要繁荣国家要富强客观要求我们要促进广大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君王您是国家建设事业的规划和引导者,但国家建设的主力军是广大劳动者。我们发展经济就是要激发劳动人民的积极、主动、创造性,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要依靠人民。 康熙:什么样的运转模式能激发广大劳动人民建设国家的积极、主动、创造性,这个问题很关键。 陈廷敬: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好的治理模式是让每个人都能按自己的意志处理好自己的事,而不是由别人指手画脚替自己衡量决定自己的事。市场经济有魔力,它能优化资源配置,它能让人找准自己的定位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它能实现“人尽其才”的效果。市场经济既能给人带来巨大希望和机遇,也会带给踏入市场经济的人较大的压力和挑战,市场魔力催人奋进,市场竞争带来效率带来优胜劣汰。以往朝廷无偿征发徭役以兴建大型工程的做法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强制命令、无利可图,损伤了民众的劳动积极,耽误了社会正常生产,不可取。以后我们要用市场的方式来兴建大型工程,有偿雇佣劳动者支付合理报酬,让这些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银两维持家里的开销,他们就能在市场上购买粮食及其他生活用品。如此市场上对于粮食及其他生活用品的需求必然就会增加,这样就会刺激相应生产者增加投资雇佣更多劳动者以扩大生产,朝廷的税收就会增加,如此循环往复,经济必定越加繁荣。以后老百姓一听说朝廷要兴建大型工程时就不是愁眉不展而是欢呼雀跃了。您看,这做同样的一件事只需模式变更一下,效果却大不一样。 康熙:真是神奇啊,呵呵。 陈廷敬:在这个体系中资金、利息、技术、原材料、价格、管理、成本、利润、亏损等都是重要的市场经济要素,我们要发展好市场经济,朝廷必须对这些要素一一深刻认识并推动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以钱做为衡量一个人社会价值的重要标准,大家都是为了钱,朝廷也鼓励民众追逐钱财勤劳致富。个人在追逐钱财的过程中辛勤劳动发挥聪明才智,在收获了个人财富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为国家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们的市场经济必须是法治的经济,个人通过合法途径取得的财富越巨大,也就意味着他为国家为社会做出的贡献越巨大,这是双赢的结果。但是朝廷必须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公正性,必须堵塞通过不正当形式获利的渠道。不能让特权横行,不能出现不劳而获的现象,这样惩负扬正就能凝聚起建设国家的宏大正向力量。这里的“劳”不仅仅是指体力劳动,还有脑力劳动。我们要注意对垄断行为的禁止,鼓励良性的竞争,在竞争中变强变富。我们还要注意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提倡效率当先的同时兼顾公平,朝廷要统筹协调好两者的关系不能让社会撕裂导致社会运转不可持续。我们既要务实也要务虚,以务实为主务虚为辅,虚实产业都要发展不能偏废。 康熙:这样的循环往复,难道我国的经济规模可以无限扩张下去?以往真是想都不敢想。 陈廷敬:从理论上来说是可以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人对于物质、精神方面的需求是无限的,也就意味着消费规模可以无限扩大,经济规模是可以无限扩展的。人的欲望无边无际,发展的脚步不会停歇,经济规模要不断扩张需要不断刺激人的欲望。但这要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比如技术、能源、水资源、粮食、矿产资源等。要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滚雪球式向前发展,客观上要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劳动者收入也要相应增长。但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劳动者拿高薪的前提是他具备高能,劳动者能力素质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也就不能得到相应的高薪。社会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才能带来劳动者的高收入、才能扩大消费刺激生产,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向前发展。要实现这一目的从根本上来说还得通过提升劳动者自身素质才能实现,所以强民势在必行。要提供条件让劳动者思考,要一张一弛不能每天满负荷运转。未来一个国家劳动者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执行力将决定这个国家的发展高度。我们还要注意不能盲目重复生产浪费资源,要创造有效需求创造经济效益。抓关键重点,对那些正在从事市场前景好、产品有竞争力、有技术优势的项目的创新创业人才重点扶持。以期待其能以点带面,一人带动一个产业的兴起。 康熙:对于发展市场经济,我们是任由其自由发展还是要进行一定的干预?假如我们对其进行干预,又用什么样的方式? 陈廷敬:我们的市场经济要公私兼顾,公与私之间保持合适的度,公有经济和私有经济两者对立统一、缺一不可,共同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我们要解决公平和效率的问题,国有经济更多负责公平问题,私营经济更多负责效率问题。我们要发展国有、集体经济,通过二者将主要社会财富掌握公家手里,这样以来朝廷就能拥有调控经济社会的强大力量,而不会处处掣肘;秉持公心的朝廷可以几乎没有阻力的分配好由大家共同创造的财富,在做大社会财富规模的同时分配好这些财富,那么国家就能实现良性循环发展,公有经济对全国经济控股力度不能削弱。我们提倡共同富裕,但不搞平均主义,竞争、效率才是核心要义,我们不要大锅饭,也不养懒人。 第 20 章 @对发展生产的观点 乾隆:对于无奸不商,唯利是图的理解。 张廷玉:这句古语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贬谪以经商谋生者的偏见,这种观点需要纠正,这是一种不务实认知缺乏的表现。经商者也是民众的一部分,他们以经商为生、畅通有无,是整个国家生产发展的重要力量。经商者也是用智慧和汗水换取报酬,这是值得我们肯定的。图利没什么不好,只要这个利取之有道,只要利己利他,那么我们必须支持鼓励其发展。 乾隆:我国以农业立国,历朝历代都实行抑商的国策,现在我们还需坚持这一国策吗? 张廷玉:农业、加工制造业、服务业就是社会金字塔的上中下三层。农业是最基础的,之所以说它最基础,就是说国家可以没有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但不能没有农业。这三个产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构成一个整体,强国必须是三个产业都要有且都要强才算强国。服务业负责研发设计,农业负责提供原材料,加工制造业负责生产出产品,这个市场就负责统筹配置各种资源。从美国发展的例子我们要认识到,先进国家转移出去的都是落后技术、过剩产能,核心技术是买不到的必须自己研发,必须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才能跻身一流强国行列。 乾隆:朝廷要办事手里不能没有钱,国库存银不足,朕时常感到捉襟见肘。 张廷玉:朝廷有钱就有力量就能顺利推动改革,国库必须充盈。国库收入主要来源于税费收入、国有资产出让及经营收益、土地出让收入、国债收入等,要使国库充盈就必须统筹好上述各项收益。我们在放开限制允许民间自由经营的同时有个原则必须坚守,那就是国有经济要控股全国经济。在一些关键领域、重要行业要由朝廷说了算,比如在金融、交通、通信、水资源、能源、科教、重要材料工业等行业。 乾隆:我听下面的人汇报,据说西方出现了一种新组织叫公司,这个公司在荷兰、英国崛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知你是否了解这种组织? 张廷玉:臣专门了解过公司这种组织,其实也不是什么新玩意儿,和我国的商号本质是一样的。它也有其独创之处,西方把公司定义为一种法人,几个发起人到他们政府管理部门注册成立公司,这个公司可以对外公开发行股份、发行债券募集经营资金。公司的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如果公司经营不善,那么股东最多以其出资额给予偿付债权人,不用负担过多的责任。如果公司经营红火赚取了利润,那么股东就可以根据其持有股份比例分得公司利润。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和公司配套的一种新事物,西方人把它叫做证券交易所。这个证券交易所是公司股东交易持有股票的场所,公司可以在这里发行股票筹集资金。这两个新事物对于西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乾隆:我们也可以引入公司和证券交易所这两样新事物。 张廷玉:是的皇上,我们要将公司和证券交易所配合使用。以市场经济为基础,鼓励支持民众奇思妙想投资创业,并在南方和北方各建立一个证券交易所,方便初创公司股权融资汲取力量和国民财富投资增值。须知没有发达的股权交易生态系统就不会出现大量的活跃的创业活动,因为股权融资能极大降低创业门槛和风险,这才能让创业者减少顾虑大胆创业创新。建立全国性金融中心及区域性金融中心,整合各类金融机构集中于一处,不仅吸引国内资本还要吸引世界其他国家的资本到我国的金融中心投资流通。幼苗必须在呵护和扶持中成长,我们要有计划的具有前瞻性的持续不断的扶持一些战略新兴产业成长壮大。这样我们就能组建起一个功能完善、合理有效、能极大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市场经济体系。我们还要组建先锋跨国公司开拓世界市场。 乾隆:先生一直都在告诫朕,我们要筑牢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所有的事业都是不可持续的。这个基础具体指哪些? 张廷玉:法治保障、粮食生产、能源供给、交通通信、科教事业、住房保障、医疗保障、国防实力都是。其中粮食生产供给是基础中的基础必须充分重视,这个后面会专门讲解。 我们要改变以往将民众束缚在土地上的政策,推进民众进城,这是关系推动国家发展重要一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民众进城利国利民。一来可以扩大消费刺激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二来有利于民众整体能力素质的提高,三来可以提升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的运转效率。将民众束缚在土地上会导致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会制约农业粮食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就如同一道紧箍咒限制了国家生产力的充分释放。我们要推动这一进程就需要为民众市民化创造条件,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个环节环环相扣,相应的粮食、能源、住房、交通的需求我们要能有效供给。农民选择在城里或者农村居住由其自己决定,合理引导循序渐进,有计划分批次推进。 乾隆:这下可得有些事要忙活了。 第 21 章 张廷玉:国家要保证长期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勤劳智慧的国民。国家要开放国门发展对外贸易,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朝廷调控与自由竞争相结合,公平与效率兼顾,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能者上庸者下。实行烟、酒国营,全面禁止黄赌毒。重视发展医疗卫生防疫,重视安全生产、大规模突发事件预防处理。打破垄断鼓励竞争,竞争带来活力带来创造力,能最大程度激发国民潜力。同时,欢迎世界各国强者到我国按照我们的游戏规则公平的参与竞技,平等对待,一视同仁。在激烈竞争的同时,务必适当合理照顾最低层人的感受,建立覆盖面广的社会保障体系,避免社会撕裂,维持社会正常运转。人都有争强好胜之心,这是天性,每个人都有,人的欲望永不满足,只要科学合理引导就能迸发出巨大力量。老人、小孩、青年人、男人、女人,都能在这场游戏比赛中发挥最大潜能,为社会创造财富,自己也能收获物质、精神财富。市场经济体制也有这么个味道,在公平的规则下参赛各方各尽其能优胜劣汰,自带奖惩机制,整个社会运转就像一场大的真人游戏。公平的市场,价值自我创造,不求任何人施舍,也不看任何人脸色。 乾隆:为进一步繁荣经济我们还要兴建哪些基础设施? 张廷玉:为集聚各类生产要素,我们需要在各地建设人才市场、原材料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便利市场各类主体配置资源发展生产,要建立高效的通信体系和强大的物流体系。轻重工业并重,打造大国重器挺起国家脊梁。 @巩固国本谈农业发展 乾隆: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薄弱,每年人口又在大量增加,一遇自然灾害就会出现严重粮食短缺,这很让我担忧。 张廷玉:农业是国本,历代君王都很重视农业生产。以往为了增加粮食产量通常做法就是增加农业劳动人口,开垦荒地,还推广过杂交水稻品种。但是这些方式有些不合时宜了,根据全国各地统计部门汇总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可供开垦的荒地已经不足了,由于过度开垦,现在我国国土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一遇大雨,江河就会泛滥。我们完全可以在大量减少农业劳动人口及不扩大耕地面积的同时增加粮食产量,这一切需要将我国经济运行体系进行彻底改造,运用一种全新模式更好的发展生产。借鉴西方模式,国家的城镇化势在必行。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在城市,我们在推动民众市民化的时候要保留一部分农业生活方式,农业生活方式的保留给我们提供了多一种可能和文明的安全保险。农业区人的生活方式应该和城市有区别,是田园诗式的悠闲慢节奏的生活。85%的城镇化率是合理的,但剩下的15%的人他们都不是传统的农民,一部分人只是农村居民而不从事农业生产,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城镇居民基本没有差别。农业区要在粮食生产和生态环保方面贡献更多而不是工业品,就目前来说农业区人口应该大量减少。对于农业人口市民化,农业区要推城市要拉,要主动为农业人口进城创造条件,特别是在住房和就业方面。在农业区人口大量减少的同时农业产品总产量稳中有升是城镇化过程中关键一步。农业区人口进城首先要解决落脚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吃住问题,政府可以提供过渡性的低价租赁住房和食物券,帮助其找到合适的工作,他们有了稳定收入后就会在城市买房结婚生子落地生根。进城后的人要接受培训再教育以适应城市新的生产方式,城市要用好这部分人力资源,要保证农业区人口在城镇化过程中能进能退有保障。要形成国企、民企、家庭农场种粮的格局,实现城市乡村生产要素自由配置。农业产品是最基础的原材料不能随便涨价,朝廷的平汆制度要发挥作用。农业是基础,它需要牺牲部分利益支持其他产业的发展,农业必须得到巩固和加强。要振兴农业,把再多的资金政策给能力太弱的人作用不大,资金政策要给那些在农村能扶得起来的有一定能力的人,由能力强的人带动能力相对弱的人致富。建立科学有效的培训教育体系,培养农业领导骨干领导普通农民,形成规模宏大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大军,彻底改变农业落后的面貌。如果土地能产生经济效益,那么土地就不会被闲置,而会被充分开发利用,农村巨变也是因为有利润。农业落后的原因是城里想下乡的人去不了,村里想进城的人进不去,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配置受阻。我们要让那些想下乡的人到得了乡村,可以拥有土地经营权,从而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那些没有能力建设乡村而想进城的人进不了城,那些有能力建设乡村想下乡的人到不了乡村,这是阻碍因素。要顺应民心为他们提供便利,要让那些想下乡搞建设的人有利可图。要赋予其土地经营用权,告诉他这就是你的了,不要让它荒芜要让它生产更多财富。要保障那些下乡搞建设的新农人的合法权益,允许其相关权益上市交易自由买卖。也允许城镇居民在不占用农业生产用地的前提下回乡以荒地建房居住,这些人即使回乡他的收入也不会来源于农业,他们也不是农民,只是农村居民。 张廷玉:做为一种过度性政策,在国有、集体土地所有权及旧村民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旧村民以土地承包权入股公司经营,公司获得土地经营权。有个底线要守住,那就是无论谁经营土地,都必须有义务满足粮蔬生产定额指标,生产的粮蔬可上市交易。乡村的振兴需要三新,那就是新村民、新关系、新技术。农业要发展壮大必须以提升农民素质为根本,提升农民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管你承认与否,以往农村是落后的代名词,农村可以改名为禾户,禾户代表富裕、高级、先进、进步,十禾设一竞长。禾本义指谷子,即粟,后泛指一切粮食作物,有时专指稻子,用作人名意指有序、团结、收获之义。 张廷玉:不要割裂市场,要将无数乡镇小市场连接融合为超大市场,要通过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将广大的农村生产者接入这个超大市场,比如交通、通信等设施。城镇的规模大小和交通便利程度成正比,提高乡村交通便捷程度同时推广合村并镇政策,合村并镇必须是出于民众自愿原则。这样的好处,一是可以扩大乡镇场镇规模形成比以往更大的乡镇市场,二是可以集中集约高效利用乡村土地,三是对于乡镇居民来说生活会更便利。目前偏远的农村与世界经济体系脱节严重,要让这些偏远地区接入世界经济体系,这样偏远地区的民众就能进入到城市文明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城市文明更能迫使民众更有紧迫感做事更效率,城市文明能产生更多新事物刺激民众产生新点子。通过接入市场经济解放农民思想,开发农民脑子里的金矿,他们会爆发惊人的创造力。合村并镇就是在培育市场,古时村庄散落是为了更好生存发展,现在合村并镇也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发展,因为技术在发展,生产力在发展,所以相应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也要适时调整。广大农村是巨大宝藏,但需要新的人去开发它的价值。政府把基础设施公共环境搞好,其他的就交给农村新青年去创造建设。乡村振兴要教育先行、思想启蒙,要重视乡村建设带头人才培养,筛选过后重点培养,打造乡村振兴骨干队伍。以这支队伍宣传、组织、带领广大农民振兴我国农业。 张廷玉:目前客观社会条件下毫无疑问农业人口过多会造成我国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也阻碍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公司替代传统村庄经营乡村资产势在必行,但公司必须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有亏有赚,甚至也会破产,所以必须以提高村民能力素质和竞争力为根本,这样才能长久富裕幸福下去。农业生产必须主要面向市场,走产业化道路,加入市场竞争行列,农业产业才能走强。现在繁荣不代表永远都会繁荣下去,乡村发展需要适时调整与时俱进。长远来讲绝大多数乡村将没落消失,绝大多数乡村人会流向大城市,这是不可逆的趋势。城市有更多比乡村发展工业和服务业更有利的条件。小地方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差,其主要产业一旦衰落,人口又得迁往其他地方。大城市产业丰富,抗风险能力强,生产要素在大城市集聚更有利于创新和效率提高。 张廷玉:出于稳定的需要,目前的政策限制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配置,我们需要用什么策略、步骤、方式推进城乡各种资源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乡村振兴是目前做大增量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也是改革的重点。如果我们拥有足够多的粮食、能源、住房资源,改革就会更有底气就能更顺畅。民众希望得到美好的生活,需要有收入有钱赚,偏远农村产业结构单一或者根本就没有产业,那里的人怎么赚钱有收入?所以这些地方的人还得迁往产业丰富就业机会多的大城市,不能把人口束缚在偏远农村,而是要创造条件使更多农业人口在大都市区安居乐业。 第 22 章 四、康熙与大臣李光地谈科教文化 @科教文化核心理念 @谈如何发展科教文化事业 @对主义、宗教的认识 @伟大的思想导师 @科教文化核心理念 康熙:国家的文化是民族的魂,不同类型的文化可以塑造不同的社会形态和不同素质的国民,国民素质的高低又决定了国家的强弱、民族的未来。 李光地:是的,一个国家需要一些核心的文化理念来塑造这个国家的社会形态。我认为这些核心的文化理念应该包括以下关键词--公平、正义、公正、法治、诚信、自由、平等、民主、科学、奋斗、和谐、合作、开放、发展、竞争、厚德、创新、效率、务实、拼搏、争强。不要千篇一律的社会文化环境,文化必须多元,整个社会既需要一种主流思想引领,但也需要多元的思想文化。强者文化、拼搏文化、实干文化、自强不息应该是我国文化的应有之义。用先进文化培育勤劳、勇敢、团结、争强好胜的民族性格。我们的国民骨气应该是--别人能干,我也能干,而且比别人干得更好。我们打造学习光荣,文盲可耻的社会风气。用这样的社会风气、价值观念引导国民成为厚德、博学、笃行、创新、自强不息之民。国民需要讲功利、讲诚信、讲规则、讲礼、守法度。我们要兴建新式学校,为国家建设培育、储备各类人才。要用心培育事业接班人,要从小抓起,功夫在日常。 康熙: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激励着我国民众不断向前奋斗,是我国奋进的动力。 李光地:是的,世界上有些小国没有辉煌历史就凭空造辉煌历史,以此来增强人民自豪感,并对标辉煌历史而努力奋斗。如果对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没有自信,还能有勇气去图强争先?以核心文化理念为主体,同时鼓励发展多元文化,大力推动科教事业发展,培养能力强大的国民,鼓励支持技术研发。思想构建未来格局,重视意识形态的力量,用书籍传播塑造思想,朝廷需要不断发展完善科学的思想理论。我们要意识到真正的大才是极度稀缺的,能带领国家社会飞跃的往往就只是那么几个顶尖人才。这种顶尖人才的一旦出现,整个国家社会将会发生重大变革。 @谈如何发展科教文化事业 康熙:要发展好科教文化事业,我们要怎么做才好? 李光地:我认为我们可以这样做。 1、解放思想是第一步,消除禁锢思想的不利因素。对于民众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培养其爱学习、善思考、勤实践的习惯;培养劳动者法治精神、创新精神;用优秀的人当教师培养更优秀的人,打造学习、创新型社会,活到老学到老,人人都可以成才。百年树人,科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久久为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各项社会事业工作的深入,这项工作就会越发重要。 2、教学方式问题,实践太少,要以项目带动学习。学生纯念书没有动力也不能深刻领会书本知识,只有学以致用才能产生实际意义,真正学到知识,才能成为支撑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一个纯书本理论学习的学生和一个能参与到实际有市场需求项目的学生相比,后者必定成长更快更有真本领。 3、人的学习能力分等级,同样的课程,每个人学习的程度都不同,有的能修到甲等,有的只能学到皮毛。虽然对于知识的学习人才有高、中、普通之分,但要保证每个人都公平的接触到知识,不能说某某高深秘籍只能让少部分人接触学习,高深秘籍也是公开的,每个人都能接触到,但修炼到第几层就看自己的造化了。推行学爵制度,就是学历制度,根据学功将学历划分20为等个级,相应的学历等级对应相应物质、精神财富。我们要培育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新人。通过学爵制度凝聚浩然正气,在学习文化技术知识方面人人唯恐落后,个个争先成才。知识有高低难易之分,受训者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尽其所能学习提升,能力强者可修学高深的知识,能力稍弱者就学习简单一些的生产技能。现在有哪些产业,将来要培育发展哪些产业?相应的我们的科教文化体系就要提供哪些人才。 4、通过书籍、戏曲等形式及市场经济等宣扬国家核心文化理念,开启民众智慧之门。 5、东南西北各个省份打擂。体育界有区域性联赛,有东南亚杯,有亚洲杯,有世界杯。文艺界也应该有,科学界也要比赛,各类文化赛事定期举办,为各类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中国文化在竞争中发展进化,并传播到世界各地,影响世界每个人。为每个人造梦,为每个人立志,为每个人实现梦想创造思想条件。 康熙:文化是一种无形的但能被感知到的东西,我也认可它拥有强大的力量,民众需要学习文化知识,但结合我学习文化知识的感受,我认为学习文化知识是苦的,并不是甜的。 李光地:皇上说得对,享乐主义快乐教育误人子弟。快乐教育和精英教育,一个是蒙昧无知的简单纯粹的快乐,一个是启智思考的忧虑。不要相信什么快乐教育,学习是苦的,以苦为乐才是正道。要秉持长期主义,加大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要为立志于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人才提供充分的条件,并让这些人收获名誉和利益。基础科学突破及其运用才是核心技术创新,是核心竞争力。华夏文化要普照大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我国的科教文化事业将迎来大发展大繁荣。我们要正确认识中华文化是发展中的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中华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具有包容性的,是不断吸收其他文化优秀成分不断进化的过程。以往我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从军事对抗到和少数民族被同化融入中华大家庭,其中文化显示出超越军事武力的力量,不得不令人感叹。我们一定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思想文化的中心,文化的力量不容小觑。 @对主义、宗教的认识 康熙:谈谈对宗教的认识 李光地:宗教这个事物诞生了数千年,它的构成主要有以下要素--神、宣扬主义的宗教经典、宗教管理体系、职业信徒、业余信徒、宗教仪式与符号、经费来源、法条戒律、礼制服饰等。宗教信徒认为世界上存在救世主,它是无比强大的神,神普渡众生拯救世人脱离苦海,打倒黑暗迎来光明。神创造宇宙万物庇护众生,众生无条件臣服于强大的神。神是美丽、强大、圣洁,温暖、慈爱、光明的。相信神的人就能内心平静,能得到心灵的慰籍,获取到强大的力量。职业信徒深刻领悟宗教经典,讲解要义传授于广大非职业信徒,教众诚心信仰歌颂神灵。美与丑,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这些东西构成了他们的世界观。信徒们认为神是全知、全能、权威的。它心怀慈悲,普渡众生,斩妖除魔。以往有古老的宗教,以后也会产生新的宗教,新宗教以新形式表现出来。儒释道、基督教、□□教都是古老的宗教,产生的时代久远,但目前依然发挥着作用,也是社会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圣经、可兰经、大藏经、四书五经等都是宗教经典,各类传教士讲经布道发展信徒,扩大宗教势力范围,他们有着完整的组织管理系统。传统宗教以神为本,我们是要建设以人为本的国度,所以我们需要以人为本的新宗教。 @伟大的思想导师 康熙:思想的创造者和文化的传播者都值得敬佩,他们共同推动着新世界的诞生。 李光地: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在于其思想,他能站在全民众利益立场上规划推动天下事物按其意图发展,不在于他的预测能力有多准,而在于他顺势力行去推动去实现规划的蓝图。他会选拔能力智慧超群的人做为弟子,让他们代行实现其理想蓝图,这样的人有经天纬地之才。 第 23 章 五、乾隆与傅恒谈论军事 @论军事思想 @论军力建设 @论军事思想 乾隆:历来朝廷都极度重视武备,来至国内外的敌人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朝廷的统治。特别是来至北方军事势力的威胁,让朕不得安宁。 傅恒:英国与印度之间爆发了普拉西战争印度战败,从此印度开始沦为没有独立主权的国家。英国通过战争致使印度成为其海外殖民地,这充分说明了强大军事实力的重要性;强大的军事力量是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国家利益的根本保障。能战方能止战,拥有强大的武备才能获得和平。国家重视战争是必须的,战败亡国灭种,战胜则国运昌隆。国富兵强,我们的军事力量建设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并适度超前。强大的军力是捍卫国家人民利益的重大保障,我们要走在世界军事发展的前沿,走依法治军、科技强军、人才兴军之路。兵不在多在精,将不在勇在谋。忘战必危,敢打必胜。 @论军力建设 乾隆:怎么样才能建设一支战无不胜的强大军队? 傅恒:军力强大与否主要依靠资源,各类资源(如人、财、物资源等),调配资源的能量;战争就是打资源,这对任何队伍都是真理,就是比资源,比资源调配的能量大小;钱只是资源调配的工具;对于发行货币的国家来说存钱没有任何意义,只有通过对钱的使用来建立起这个国家开发、生产、利用资源的能力才是根本。 1、建军要义;民主、平等、公平、正义;军队要为天下开太平,要仁义爱民,要让老百姓吃得饱穿得暖,要代表民众的利益,我们要建设一支法治仁义之师。物质上不患寡而患不均,我们军队强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在物质方面我们实行平均主义,官兵待遇相差微小几乎一致。我们的军队讲民主,兵勇委员会保障官兵人格平等,听取底层兵勇的声音。参军者有目标有预期有希望,努力了即可能兑现,形成正向激励。我们的军队实行识字扫盲,培养官兵帮助其成长。试想一个吃不饱、穿不暖、且等级森严、特权横行、没有人格尊严还被严管的军队谁会参加?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强大?我们必须建设一支得人心的军队。 2、军事人才;军事院校培养军事人才;建设一流军事院校,遴选优秀军事人才担任□□,培养将帅队伍。军队精神--用三不相信精神(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培育敢战能战的军事人才。知己知彼,以强击弱,运动歼敌,声东击西,诱敌深入,分割包围,正合奇胜,分化瓦解,攻心战术,拉打结合。这些战术是我军在长期军事斗争中总结出来的,需要好好消化理解并熟练运用。 3、军队法治;军队纪律令行禁止,随叫必到,铁的纪律,公平公正的奖惩,日常训练是基础。依法治军,法治强军。 4、科技强军;强大的军队既要依靠高素质的军人,也要靠先进的军事技术装备,二者同等重要。 5、军事外交;为国家发展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秩序,维护国家利益,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公平正义。 六、康熙与李德全闲谈 @阅读后闲谈有感 @对生活的闲谈 @阅读后闲谈有感 康熙:世界如果没有竞争就只会变成一潭死水,失去活力发展滞后,民众也实现不了美好生活的愿望,这个世界需要竞争。世界不能只有一种制度一种思想,如果只有一种制度一种思想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失去活力就会腐败消亡。良性适度的竞争将带给世人莫大福祉。 李德全:皇上您说的是,皇上英明。 康熙:闲聊就别那么紧张,德全,发表一下看法。 李德全:皇上您说的话那么高深,我哪里能明白呀,什么竞争什么不竞争的,我都不懂什么意思。我只知道我要把皇上服侍好就好了。 康熙:昨天汤若望给我带来一本书,我仔细阅读了一遍,那本书上表达的一些观点我很是赞同。书上说,改造社会需要力量,要通过新文化寻找新青年组织新力量。还说科技创新是根本,文明在传承中发展。德全,你听着就好了不用发表见解,我只想找人倾述一二。纵观我这前半生我认为一个人要获得较大成就,就必须拿出新的东西来,创造新的价值才行,墨守成规注定你默默无闻。 李德全:皇上,我很好奇,做为本朝伟大帝王的您,您认为古时帝王当中哪位最值得你敬佩? 康熙:古代帝王我尤为佩服李世民,他文治武功样样在行。 他以人为本,发展生产力,繁荣文化,为民众谋取利益。他广开言路,推行谏言有赏,尚贤求贤用贤。是一位了不起的帝王。 李德全:皇上圣明 康熙:人类社会一直都在运动中,人都需要活动,做各种事情,人一旦不活动了那就意味着他已经消逝,失去了存在于世的价值。人类活动包括工作、生活、探索未知世界(包括学习)。德全,我发现稀缺不可替代性的东西更有价值。比如钱不好挣,钱才值钱,人们才会珍惜钱。钱好挣,钱就不值钱了。 @对生活的闲谈 康熙:德全啊,这做人要像水一样,奔流到海的水流,一切要向前看,任何事物都阻挡不了它奔涌向前的脚步。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玩笑可言,言多必失,要谨言慎行,要成熟理性。做该做的事,说该说的话,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 李德全:皇上的话,我全记下了。奴才还想听皇上的教诲。 康熙:误会源于不了解。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德全,对待身边的人你要多说良言不要说恶语,这样别人才会敬重你爱戴你。 李德全:奴才以前就爱对身边的下人说恶语,奴才会听皇上的话改掉这个不好的习惯的。 康熙:人都是嫌贫爱富的,贫贱会遭到鄙夷,富贵会受到宠爱,没人喜欢丑小鸭,世人都喜欢白富美。你要教育后辈努力成为白富美不要当丑小鸭,要有美丑观、荣耻感。人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拥有支配权,人在自己陌生的领域会被该领域的内行支配。人都是有七情六欲有感情的,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你对我恶我也还之以恶,有付出才有回报,因果循环没有人能逃离这个规律。还有就是早晨体育锻炼益处很多。时间宝贵,要惜时如金,不要浪费了光阴。 李德全:皇上说什么都是对的。 第 24 章 七、弘历谈未来社会构想 @几点疑问解惑 @关于未来社会的几个观点。 @力量改变世界,无力万事皆休。 @关于未来发展的两点设想 @几点疑问解惑 未来先进的社会形态必定更加富足、强大、更具竞争力、更民主、科学、自由、和谐。人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力,人人都可以得到全面自由发展,人人会变得更强,人人都会更具安全感。人人都不用为饥寒、病痛、迫害、恶俗担惊受怕,而是更多追求自我内心的感受,只要不违反法律,自己喜欢的就去追求,自己厌恶的也不用昧于自己内心的感受而强迫接受,社会能提供给人们实现理想的客观条件。未来社会你有选择的权力,在法律框架内,你喜欢的就去接触,不喜欢的就果断远离,不用压抑自己,这个社会可以让你追求自我内心的感受,每个人都可以。 理念:民主,科学,法治,公平,自由,公正,竞争,合作。 弘历:皇爷爷你所描绘的那种社会形态能否替代资本主义? 康熙:这就要看哪种社会制度是否更能满足绝大多数人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愿望。资本主义维护少数资本拥有者利益,这些人在国家政、经、军、文等各个方面占据大量资源,这些人如果能不被资本腐蚀且保持持续不断的进取,并能开拓更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那么资本主义制度还能维持,若这些人失去进取精神并加速垄断资源,不开拓新增量而是抢占存量资源,那么是必会阻碍生产力发展且阻断绝大多数人追求他们所向往生活的愿望,到最后也就会被大多数人推翻其统治秩序。 弘历:当今的国别会消失吗?或者会分裂为更多国家? 康熙:关于分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循环往复;决定分合的因素是人类的利益;分有利于人类的利益则分,合有利于人类的利益则合,无所谓必然。对于人类来说自己就是世界,世界就是自己,这是人的世界观,这种现象消失除非人类灭绝,新的物种就会给世界带来新的逻辑。谁的力量大谁就能决定世界的走向。 @关于未来社会的几个观点。 弘历:皇爷爷,对于未来的社会形态您认为会是怎么样的? 康熙:国家要强大必须强民,君王就需要下放权力给人民,民越强就越不能容忍□□□□,所以民主越发展。 康熙:要建立民主制度,杜绝绝对权力,权力必须受到监督和制约,绝对权力会导致大家都没安全感,会导致人人为追逐权力而进行没有底线的内斗,甚至是血腥残酷的斗争。□□□□的制度没有赢家,大家都会深受伤害。过度的集权□□□□制度必然压抑人性、导致残酷内斗、丧失人才之心、丧失民众之心、徒耗国力、国家走向消极黯淡,人人都是输家。未来社会法律不是君王的法律,而是民众的法律。要建立真正的民主法治社会,立法要民主、科学,行政要依法行政,司法要审慎、独立、公正,这样大家才会有安全感,才能极大减少残酷的内斗,人们才敢于发表观点看法,为国家建设贡献智慧、力量。这样阴暗面会减少,大家内心敞亮、社会会更加光明。哪个人民不会爱这样的国家?人民爱这个国家,他才会全心全意为国家发展贡献智慧、力量,心甘情愿、虽九死不悔。若人民仇恨这个国家,他则会躺平抗议甚至反叛对立。要让人民爱国,国家就得具备值得被爱的地方。值得被爱的国家是能够让人民感到温暖、富足、呵护、安全、和谐的大家庭,能够给人们家的感觉。一个黑白颠倒、充满不公、贪腐横行、饱受饥寒、冷酷无情的国家哪个国民会爱它?我们能取代前明政权,真正的原因其实是它自己已经腐坏不堪,变成了让国民厌恶仇恨的政权,民众不爱他的君主不爱他的国家,其国家内部的精英不是被它迫害就是倒向了我们,你说这样的政权不被毁灭还有天理吗?不过我们的政权大部承袭了前明的制度,其危害已经逐渐显现,如果我们还不改革,那么我们也会重蹈他们的覆辙。未来我们要建成真正的民主法治社会,要践行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自由、公正、高效、平等的治国理念。未来我们要建设的国家必须拥有更强的创新力、更高的效率,更有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更能使国家更繁荣富强。我们要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自由等基本权利,非经法定程序任何人不能剥夺上述公民权利,做真正的法治国家。 康熙:我所设想的未来世界格局是公与私两极对立统一、和谐共生、良性竞争的格局,这对人类文明更好;两极世界一个武库;公与私对立统一的世界格局,东与西两种体系良性竞争,人类文明迈向更高阶段。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把我国人民培育成能力及素质最高的人民。 康熙:中国将会是世界第一强国,担负起人类文明迈向更高层级的使命。未来的社会,人们会更多追寻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希望得到精神方面的满足,但精神产品的提供也要以物质条件为支撑基础。未来世界人人都能成为百万富翁,经济规模可以无限增长,因为我们的生存空间是无限大的,这个世界机会很多,我们拥有无限可能。试想,4万个100亿级别市场的行业可使4亿人人人成为百万富翁。超级个体,细化细细化行业分工,最好有4亿国人每人一个行业,4亿个超级个体。这个世界需要高效率也需要慢节奏,要劳逸结合张弛有度;我们国家85%的城镇化率是合理的。我们要建成富强国家实现民族复兴,带领世界人民创造更加璀璨的人类文明。 @力量改变世界,无力万事皆休。 康熙:小弘历,你知道为什么其他国家称呼我们为中国吗? 弘历:皇爷爷为什么呀?孙儿不知道。 康熙:所谓中国,就是天下的中心,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周边国家臣服于我们,年年派遣使节到北京来朝拜,接受皇爷爷的册封,是因为我们有力量,远远超过他们的强大力量。 弘历:什么是力量?那我们为什么这么有力量呢? 康熙:广袤丰饶的土地,数量众多的人民,合理的制度,有为强悍的领导核心,这就是力量。我们通过合理的制度带领并激发广大民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去开发了广袤丰饶的国土,生产了雄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吃不尽用不完,我们组建了强大无敌的军队,所以我们有力量。力量来源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知的恐惧(欲望、恐惧/喜好、厌恶)---我们要将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民众心目中的天堂。 弘历:哦,那谁是这天底下最有力量的人呢?是大力士?还是大将军呢? 康熙:他们都得臣服于皇爷爷我,你说谁是这天底下最有力量的人? 弘历:那皇爷爷是最有力量的人,皇爷爷孙儿也想和你一样有力量,你为什么这么有力量呢? 康熙:因为皇爷爷有知识,知识是最强力量,谁掌握了知识谁就是最有力量的人。想成为知识广博之人必须长时间持之以恒的看书学习,需要大量的去尝试实践,需要多观察多思考多总结,需要多和知识渊博之人交流。 弘历:我懂了,我拿纸笔记一下。 康熙:不用记那么多,你只要记住--知识就是力量,即可。 弘历:记住了,知识就是力量。 康熙:我们要建设我们心目中理想的国度必须有力量才行,当你没有力量时你的想法就是空想,只要你拥有了这天底下最强大的力量,那么你就能按照自己的理念去改变世界的面貌,去建设你心目中理想的社会。 弘历:皇爷爷,弘历一定努力学习知识,积蓄力量,用一生的时间去建成皇爷爷和弘历心目中理想的国家。 康熙: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建立在机器生产全面替代人力的基础之上的。享受社会福利的人群在扩大水平在提高主要是得益于社会生产效率在提高,创新能力在提高,自由人更多了。结构在优化,老年人把岗位让给年轻人,提前退休。要引导越来越多的自由人学习创造;自由会孕育出□□,□□需要用□□的手段限制并保护自由。 弘历:我们做这么多工作干这么多事,到底为了什么? 康熙:为了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人的自由发展需要绝大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即使是买菜的阿姨,工地的工人都包括在内)拥有良好的学习、思考、实践习惯,且具备大量自己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和基本物质条件,改变过去仅仅局限于擅长某个领域的现象而全面学习提升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全方位的学识及能力。要让社会上90%以上的人都拥有大学校园研究生博士生的素质能力。这样的社会才能叫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具备强大的竞争力,这样的国家才是真正强大的国家。学渣是每门科目都不会,一般学生是强几门其他科目成绩平平,学霸是每门课目都强都名列前矛。我们就是要在社会上消除学渣现象直至清零,扩大一般学生数量,让学霸占比最大,形成倒金字塔的社会人员结构。试想若每个人类都强如牛顿,那么人类文明提升等级的可能性是不是会大大增加呢。越自由越有创造力,建自由之城,顶级人才需要自由的氛围需要高度自治;资本加人才会爆发出巨大创造力;评价体系要多元化,但必须有主流和特色评价体系之分。营造近悦远来大环境:真正的民主、自由、法制、公平、公正怎么实现?要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民主、自由、法制、公平、公正,是需要依靠技术才能实现;朝政业务数字化转型能保证公正和效率。要培养人民抗征精神、独立人格、不屈意志、自由灵魂;提高民众创新力需要思想解放和思想自由。但自由和约束都要有个度,一个合适的度,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不能为了所谓的绝对自由而导致社会分裂动荡。深化民主法治改革要走法治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结合的道路。 @关于未来发展的两点设想 这里的设想就只是设想,目前还没现实条件去实现,有待后来人去探索、研究、论证其可行性。如有涉及什么法律责任本人概不负责。 设想一: 弘历:中和印两国能否合在一起发展,有这个可能性吗? 康熙: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印度人是象的子孙,无论是中国还是印度的民族文化都是不断融合其他文化向前发展的,中印两国历史上没有过较深的民族仇恨;既然是这样,如果和有利于两国人民过的更好,那么我们两国为何不能融合为一个民族,龙象的族人,我将她取名叫知圣族。一个新的概念,一种新的文化,共同的主流价值取向,一个新的新图腾;这是一件经天纬地的大事,它将重塑世界格局,知圣族的力量足以改变世界。 设想二: 固基粮食工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先进的农业生产力。 关键词:生产粮食的工厂;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粮地产行业(发展房地产就是解决民众居住的问题,发展粮地产行业就是解决民众吃饭的问题)。 结论:我国的城镇化率可以提高到85%以上。 我国扩内需潜力还很巨大。 我国经济发展动能依然很强大。 图一:传统落后的小作坊式农业生产 国家要发展,人力资源是核心要素,人力资源的浪费势必阻碍国家前进的步伐,三农,在农村从事农业的农民人口过多势必会极大地造成我国人力资源的浪费,也将阻碍城镇化进程,阻碍内需扩大,阻碍经济发展,扩大贫富差距。所以社会要稳定、经济要更上一层楼,必须想办法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业人口进城镇,这一切的问题的核心还是由于农业整体生产力水平落后造成的。那怎么发展先进的农业生产力呢? 结论是:发展粮地产,兴建固基粮食工厂。 为什么要发展粮地产行业,兴建固基粮食工厂? 房地产是解决住的问题,发展粮地产行业是解决吃的问题,粮丰则本固邦宁。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的端在自己手上,粮食是国家最基础的战略资源。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在65%左右,通过兴建固基粮食工厂预计城镇化率可以提高到85%以上,这意味着还有近3亿多农村人口进入城镇,最近几年城镇化推进速度放缓,主要原因就是农业整体生产力水平落后所致,本来这些人留在农村务农除了能满足自己的粮食需求外还能向市场供给一部分粮食,试想这近3亿人一但离开农村,不在务农,那么这么大的粮食缺口怎么办?像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粮食是不能依赖进口的,所以要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率,必须想办法解决粮食缺口问题。固基粮食工厂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助推国家城镇化,这将会极大的扩大我国的内需,那么房地产,汽车制造,零售等等一系列的行业都将受益,这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工程。 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行分散全国各地小作坊式生产好呢?还是在条件最好的地区集中大规模生产好呢?显然是后者更好,后者更有利于粮食生产科技的创新、推广应用,更加高效,更加节约成本。 固基粮食工厂是什么? 图二:固基粮食工厂设想图 初步设想粮食工厂规格:200m*50m*10m,每栋15层。每栋工厂高150m,占地面积1万平米(15亩),使用面积15万平米(225亩)。 固基粮食工厂是生产粮食的工厂,它能自动化的实现粮食稳产、高产,无惧洪涝、旱灾,实现旱涝保收,彻底解决我国农业靠天吃饭的历史,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农业生产力代表。拿水稻举例,预计通过粮食工厂能实现50万人就可以完成全国14亿人粮食生产任务,农民这个职业将退出历史舞台,实现城镇化率85%以上,新增近3亿多农民市民化,这将极大的扩大内需,推动国家经济强劲发展。 怎么建设固基粮食工厂? 1、 至少建7万座标准粮食工厂,每座能解决1万人每年的粮食需求,总共能生产供给至少7亿人的粮食产量。 2、 每建成一座粮食工厂就能立马投入生产,就能见到效益。试点先行,逐步扩大规模,有效降低风险。 3、 粮食工厂将使用最新杂交水稻品种(2000斤/亩),兴建于光照、热量、水源充沛的气候区,实现一年三熟。 4、 固基粮食工厂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和高速公路一样是重大国家基础设施,它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巩固社会稳定发展的根基工程。 固基粮食工厂:分散低效率生产,集中高效率生产。固基粮食工厂更适合地少且贫瘠的穷弱之国,对于国土面积辽阔且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的国家合理利用已有国土即可。固基粮食工厂和目前已有的高标准农田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 康熙:做为未来的改革者必须分析时势、因势利导,为世界规划好发展路径,创造新概念领导最强力量改变世界面貌。 完结!